第5章 针锋相对(第3/4页)

燕熙身为学霸,学习习惯很好。

汉阳今日看燕熙难得肯听,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教的格外仔细,亲自示范如何拆解动作,耐心地讲解姿势要领。

又见说了半天,燕熙居然也没有不耐烦,不由升起满腔的欣慰之情。

汉阳几乎就要老泪纵横——秦王终于肯学了。

燕熙先是听得新奇,渐渐也从中得了趣,他略垂着头,听得聚精会神,不懂的地方,微微抬头,不由自主地带了几分真心的崇拜和尊敬,向汉阳请教。

心道:汉阳是个有真本事的老将军。

这极大地满足了汉阳“为王师”的愿望,汉阳在教的过程中,有一瞬间忍不住地别开了头。

秦王倘若真能奋发图强,这是何等幸事!

宋北溟一直冷脸站在一旁,他对燕熙之事,一概不想听不想看。可是共处一殿,燕熙的声音再轻,也还是悠悠地传到了他的耳朵。

比他小两岁的少年还留着稚嫩的声线,大约是娇生惯养缘故,话语间有几分不谙世事的天真。

宋北溟突然觉得这种相处也无法忍受,扭头出去了。

汉阳瞥见宋北溟离开,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又实在没有立场做那个和事佬,还是咽回了声。

这是燕熙穿越以来难得的学习时光。

可惜的是,只有很短的片刻。

而后突然有侍卫急走来报,汉阳听了神色肃立,为难地和燕熙请辞后,匆匆离去。

燕熙听得“陛下回宫”“禁军归位”,心中大约知道是天玺帝回来了。

燕熙想:剧情点到了。

他正失神地在梳理原著,蓦然觉得背后如芒在刺,他迟疑地转身。

外头日光灼灼,宋北溟站在数十丈外的青松下,手中的弓箭又拉至半满,对准了他。

武英殿里头沉静幽暗,燕熙隔着殿门与宋北溟遥遥相望。

燕熙看那英气的小将军束起的长发张扬,丝丝缕缕像能抓住风势,那一双寒目死死望着他,仿佛咬住了他的咽喉。

燕熙的呼吸像被夺走了,屏息孤立当场。

被利器所指,本能知道危险,燕熙从最初的惊愕中缓过神来,他急喘了几下,想要逃命。

却见宋北溟略松了拉弦的手,竖指近唇,对他做了一个“嘘”的姿势。

“小心,”宋北溟像是很真诚地说,“别动。”

燕熙竟然看懂了那唇语,并且品味出了警告意味。他在这一刻如坠冰窖,手脚冰凉。

他无法判断宋北溟的警告是真是假,但他知道此时无人能救他,并且他也无力自救。这武英殿有五间宽,为着练武,此时五门大开,他根本无处藏身。

甚至因着无人见证,他若出事,谁也说不清一枚暗箭的出处。

才穿书,就要不明不白地死在这里吗?

燕熙怔怔地望着宋北溟,见宋北溟对他露出了一个诡异的冷笑。

箭来了。

逃么?逃不掉的。

那箭太快了,根本无从反应,燕熙眼睛都来不及眨,飞箭已至眼前。

他在性命攸关的刹那间,忘记了呼吸,却没忘记思考。

别动。他想,宋北溟是在认真警告他,毕竟杀死他,全北原都要跟着陪葬。

冰冷的箭身擦着燕熙耳边飞驰过去,一缕黑发被震断在风里。

燕熙愣愣地转头,看到撞到后墙落地的那枚箭。

这箭……没有箭矢。

燕熙僵直地呆立着,直到宋北溟跨进殿中,他才找幽幽地回神。

抬眸间,对上宋北溟冷漠的脸,然后听到宋北溟似是夸奖、又似嫌恶地对他说:“秦王好生听话。”

燕熙从未遇到过如此尖锐的恶意。

他不过是个高中生,面对绝对的武力和气势压制,能做到面不改色已是极限。

“你大胆——”燕熙无法掩饰自己的大惊失色,只能硬撑着训斥宋北溟,“胆敢对本王无礼,就不怕满门连坐吗?”

“我做了什么错事?”宋北溟不羁地轻笑了下,俯身逼视着燕熙,他打量着这双清澈的眼睛,像是在衡量什么。

燕熙被宋北溟看得局促,这人的眼神像鹰又像狼,若不是被这身人皮和礼教束缚着,似乎随时要把他吞吃了。

燕熙扫视四周,方才汉阳离开导致换防还未到位,此时激怒宋北溟,后果难以预料,但燕熙也不可能低头,他仰头回视道:“你想杀本王。”

“本世子一没伤着秦王殿下,二没用杀人利器,三没杀人之心,四——”宋北溟玩味地说,“有谁能证明我想杀殿下?本世子没有触犯任何一条律法,怎秦王殿下就要杀宋氏全家吗?”

“你无礼——”燕熙见到殿外侍卫回来,其实这番冲突细算下来,只在须臾间,且宋北溟行动迅速,旁人不过是个晃神的工夫,于燕熙却如隔世般漫长。他在此一没武力值、二没强壮的身体,想要对抗别人,只能依靠权势,他大喊,“来人,给本王拿下这个逆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