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还有救否(第2/3页)

燕熙微愕道:“你们都姓夏,你不知道?”

小夏先生说:“严格来说,我并不是夏家人,我是夏家收养的孩子。夏家人丁稀薄,到我这一代,已然没有嫡亲的了。你说的夏先生,可能是我叔父。”

燕熙将脑海中与自己仅有过一面之缘的夏先生与眼前的小夏先生对比,确实长得不像,行为举止却都有类似的风骨,想来确如小夏先生所说。

于是他轻轻“哦”了一声。

小夏先生走到厅堂,取了个布袋出来,路过燕熙时,想了想又补充道:“小美人,若我和叔父有联系,也不至于如此没商没量地将一对枯荣分开吃了。”

燕熙这才回神,正色道歉:“是在下唐突了。”

小夏先生想到什么,视线又在熙和宋北溟身上转了一圈,说:“你们今日多相处,有什么症状告诉我。我留在这里也不方便,明日一早还要赶路,这便先回了。”

宋北溟略有些尴尬地点头,道:“都越,送小夏先生。”

都越跳下来,恭敬地站在小夏先生旁边。

小夏先生说:“我不想走路,要坐马车。”

都越点头,在前头领路说:“小王爷的马车就在不远处,请小夏先生随我来。”

都越吹了声口哨,立即有人先去引车。

小夏先生走到院门口,又叮嘱道:“今夜的固本茶还在煮,仔细火。”

宋北溟答:“好,谢小夏先生提醒。”

小夏先生正要开门,都越喊了声“稍等”,提了斗篷给他披上。

出门即上车,都越亲自架车,往北原王府去。

-

车辙压过石板路,在寂静里发出清晰的轱辘声,在马车开过去后,街转角的阴影里走出一个人。

此人盯着马车上显眼的北原王府绣纹,联想到上次宣隐在工部对宋北溟投怀送抱的模样,冷沉着脸,轻嗤道:“装作义无反顾,原来早就暗渡陈仓了。”

此人正是梅筠,他胸口不知为何犯着酸劲儿,又气又恼,又讥又苦地想:小小七品官,眼光实在是高,要王爷的车才肯上。

他站在街边的寥落里,直到那轱辘声都听不到了,又瞧了会宣宅的木门,才凛然转身走了。

-

就在他走后,宣宅对面的阁楼上,周慈提了药箱就要下楼。

商白珩在黑暗中拉住了人说:“宣宅夜里进了四位客人,此时才出来两个,里面还有人。”

周慈说:“可殿下今日该换药了,时辰已晚,我怕殿下受不住。”

商白珩的手指用力,劝着周慈:“微雨性子坚忍,这一会子的工夫,他能忍得住的。我们若现在贸然进去,必定坏事。再等一等。”

周慈叹气坐下来。

他在这不点灯的阁楼里呆了一晚上,早习惯了黑暗,借着晦暗的月色,他瞧见了商白珩紧拧的眉,劝道:“你还劝我呢,我瞧你都快急上火了。道执,如你所说,殿下没事的,你松松劲。”

商白珩这才放松手指,由着周慈抽走衣角。

商白珩怔怔望着宣宅,心中又苦又闷。

周慈瞧着商白珩失魂落魄的神情,觉出哪里不对。他想要开口再劝劝,又怕自己想岔了。

到底没再开口。

-

宣宅里。

燕熙还在咂摸着小夏先生的话——为何要我和宋北溟多相处?

他若有所思地地瞧向宋北溟。

宋北溟也在打量着燕熙。他迎上燕熙那纯净又疑惑的目光,偏开了头,并不想聊这个话题。

燕熙等了等,正想先开口,宋北溟先说话了:“你参劾刘秉,是谁的主意?”

燕熙端声说:“自然是我自己的主意。小王爷早把我查得清清楚楚了,还派人跟着我,我见了谁,后头有什么人,小王爷不是比我还清楚?”

“装乖是么?”宋北溟轻蔑一笑,“本王早看穿了你这身画皮。能在这么多蠹虫里,又准又狠地挑中刘秉,实在不像是你这种资历的新人能想出来的。不打算说是么?”

燕熙笑说:“实打实的事儿,小王爷再问多少遍,都是这个答案。我劝小王爷不要浪费时间了。”

宋北溟眸光微闪:“你与裴青时和梅筠也是这么说的?”

燕熙做微讶状:“这靖都里当真是没有秘密。我见了谁,你们竟是一五一十的知道的比我还明白。”

“所以,宣大人怕了么?你这么个……”宋北溟目光嚣张地描摹着燕熙的五官,意有所指地说,“这么个多年难得一见的美人儿,倘若落在谁的手里,要遭什么罪可不好说。现在致仕归乡还来得及。”

燕熙只作听不懂,可怜地说:“来不及了,我参了个正三品大员,脚底下湿透了,回不到岸上了。”

宋北溟微妙地笑一声,他虽坐在轮椅上,语气却尽是上位的超然:“参别人不好说,参刘秉还好。他这人是墙头草,哪头给好处就帮哪头,你参他得罪的人虽多,却不至于有谁要置你于死地,至多叫你吃点苦头。参别人就不好说了,下一回想参谁,真不叫本王替你参谋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