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何惧命运(第3/4页)

他目光随便找了一处停着,脸上分分明明地写着“闲人勿扰”。

他眼下实在不耐烦理任何人,更没有心思和宋北溟玩你来我往、欲拒还迎的游戏。

他五内翻滚得要掀了这层皮囊,整个人处于极度暴躁的状态。

理智让他用力闭了闭眼,让自己至少表面看起来不像个疯子。

无论谁,在这当口招惹他,燕熙可能都要暴走。

出乎意料的,宋北溟只是掀开眼帘瞧了他一眼,又阖上闭目养神去了。

燕熙像一拳头打在棉花上了般,堵得浑身都不得劲,沉着脸说:“去文宅。”

方遁得令,掉转方向。

燕熙没有多看宋北溟,他木然地发了片刻的呆,待心跳明显减速了,他才发觉心中的燥意在不知觉地减弱。

他胸中那股子要疯的劲儿在“枯”的安抚下明显的降下去了。

好似退潮一般,他心中剩下的是沉重的哀思。既有对文斓的,也有对刀刀的。

他是一个冷情的人,若是旁人不主动,他不会主动去结交朋友。文斓和刀刀都是因缘际会与他有联结,又主动与他交好的人。

说起来,他来此书,也就这两人可以算是朋友。

可这两个人在今天一起死在了他面前。

他怅然地想:文斓不知是否到了梦中的瑶台,刀刀不知又到哪里去受苦?

这本书的恶意,超出了原著作者的认识,它仿佛是真正的历史那样,脱离了作者的控制。

刀刀要他“造自己的神”;文斓许愿要“海晏河清”。

燕熙难以描述自己到底理解了多少,他好像都懂了,又好像只听了皮毛。

一番心思飞转,伴着狭小空间里“枯”的安抚,燕熙在到文宅时,已然平静了大半。

他下车前扫一眼宋北溟,见对方没有搭理他的意思,推门就要出去。

谁知宋北溟突然说话:“雨大,带上我的披风去。”

燕熙恍惚地发觉外头暴雨如注,他怔忡地望着那雨,脑子里是文斓和刀刀交错着播放的画面。

宋北溟唤了他一声“微雨”。

他才回神随手接了披风,推开车门再接过方循备好的伞,走进了雨里。

-

北原王府的马车在文宅门前停了一会,听里面半天没有动静,宋北溟从门里探身出来瞧着那旧木门不知在想什么。

“主子,仔细雨。”方循说着,举起另一把伞遮住了说,“那些暗地里跟着的人,早在看到咱们马车来接宣大人,便都散得七七八八了。”

“有些人没看见我亲自到了,不会死心。”宋北溟道,“咱们在外头再呆一会,叫那些人瞧清楚了。”

方循说:“我瞧着他怪伤心的,快要哭了。”

宋北溟愣了会神,才道:“早哭过了,这会攒着劲要找人打架呢。”

方循说:“我瞧见他那绷着的脸,一个字都不敢跟他说,怕他要砍我。”

“真把他逼急了,怕是不止砍人。”宋北溟缓慢地露出点笑意,嘱咐说,“他‘年少无知’,你们让着些。这几日别跟他太紧,在他眼前晃得他烦,远远护着即可。”

“是。”方循心说那位都是状元了,八杆子也跟“无知”沾不上边,可他家主子就是明目张胆的偏袒,他又能怎么着,跟着偏袒呗。又想到平日里燕熙的通透犀利,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以后伺候这位更要小心,哪天得罪了这位,够他喝一壶吃的了。

宋北溟又问:“我方才交代的,在文宅里放几身他的换洗衣服,办得如何?”

方循答:“瞧见他出诏狱满身是血,便立即叫人去办了。我们马车走得慢,前天的暗卫跑得快,想是安置妥了。”

宋北溟“嗯”了一声。

方循接着汇报起早前宋北溟交代办的事:“我们找人帮他疏通锦衣卫,没用上。他自己找的路子见到了文斓。”

“叫人到文宅修漏。”宋北溟伸手接了满手的雨,微蹙了眉说,“他这两日四处碰壁,也没来求我。我原只当他是自命清高、不肯低头,没曾想是背后有人、有恃无恐。”

方循说:“听说今日还惊动了英珠公公。虽然锦主卫的人说没见着宣大人和英珠有接触,但这日子太巧了。英珠这种近身侍奉陛下的,时时都在御前,难得来锦衣卫衙门一次,碰巧他就在。很难叫人不多想。”

宋北溟说:“他厉害,和英珠的关系藏的深,今日两人接触也做的干净,旁人只是猜测,没有证实便不能笃定。可只要有这层猜测在,就能叫人不敢动他。他这两日连个正眼都没瞧我,是仗着已把干系都理顺了,索性谁的面子都懒得给。倒是一视同仁,把和我那点若有似无的关系,也撇得干干净净的。”

方循听着宋北溟不像动怒了,反倒有几分兴致正浓的意思,他这才敢接话:“宣大人对谁都不太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