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正位东宫(第2/4页)

总督辖制一方数郡,官至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便至从一品。

宣隐便是再大的功劳,也不该短短不到一年便成了封疆大吏,位极人臣!

到了这地步,往后便是升无可升。

要知道内阁首辅也不一定能有从一品!

贾宗儒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之人,他做了半辈子纠察御史升到了这个位置,凭的就是敢管敢参,他万万容不得此得违背成例之事,当即掀了袍子就要跪下。

他前面的左佥都御使崔丛,在来之前便受了梅辂指点要注意盯着这个刺头。

果然梅辂深谋远虑,崔丛看到贾宗儒今日神色愤愤时,便拎起了心,时刻注意着。

此时他心中大叹“好险”,眼疾手快地就把人拉住了。

贾宗儒怒视他,低声质问:“崔大人,你这是何意?”

崔丛死死拉着贾宗儒,压低声音急促道:“贾大人,我知你一心为公,你且听接下来的旨意,若到时你还要参,我便不拦你。”

贾宗儒怒瞪着崔丛。

崔丛手中连连做揖,喋喋道:“贾大人,算崔某求你了,你信不信,今日是我救你。”

贾宗儒见崔丛难得的阵仗,将信将疑地收了跪势,重新站直了。

他们的品级在殿中处于中后排,到这品级的官员大多不知内情。

大家本都指着贾宗儒出声反对,此时见眼见贾宗儒都要跪下去了又直回去,大家的心也跟着急上急下地快要跳停了,也都默默在握紧了笏板,没人敢站出来说话了。

-

明忠接着念:“商白珩晋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少傅,选入内阁。”

百官们还没从宣隐的任命中回过神来,商白珩的任命,直接把大家砸晕了。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所有人连气都忘了喘了。

不知内情的在想:太子都没有,哪来的太子少傅?而且商白珩现在只是正五品,直接升到正二品?越出两级升迁有违成例,好歹连宣隐几次升迁还要做做样子两级两级的跳,商白珩是立了什么功,要这样破例提拔?!

知道内情则像被泡进老醋缸里,心里想:也就是商白珩运气好,早早地投了皇七子,这有什么?换谁投了都成的。

个个都是心有不甘。

只有最忠心的老臣们,在听到太子少傅时,欣慰地捋了捋胡子,他们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隐含热泪,期盼地望着明忠读接下来最要紧的旨意。

-

明忠拿出最后一封诏书,庄重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七子燕熙,表字微雨,纯嘉皇后所出,为宗室嫡嗣,人品贵重,天资清华,天意之属。今俯顺舆情,谨告宗庙、社稷、天地,授之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基,以定四海之心。”①

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静静地盯着明忠。

英珠立在天玺帝旁边,他一早便知内容,仍然在听到诏书时,激动得红了眼眶。

人人心中都如有擂鼓,立太子了!

裴鸿和梅辂在这种亢奋的静默中率先掀袍跪下,两人齐声高唱道:“储君已定,国本已安,陛下英明,大靖复兴指日可待!臣等叩谢陛下英明神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远叩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裴鸿和梅辂朝着东方跪了下去。

老臣们早已热泪盈眶,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太久,大靖这些年暗流涌动,说到底就是在争储。

如今大局已定,朝臣归心,大靖终于等来了喘息之际,内忧待解就差一个储君了!

老臣们颤颤巍巍地跪下,皆是老泪纵横,大哭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臣们带头跪了,底下的人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声浪一声压过一声。

山呼万岁,山呼千岁。

贾宗儒惊得呆若木鸡。

他脑中先是惊,再是喜,而后是惭愧。

表字微雨!

表字微雨!!

从未有过在立储诏书中还提表字,天玺帝此举意味已然十分明确,太子乃是当今状元!

国本已定!

大靖有望!

贾宗儒热泪夺眶而出,激动地望向燕熙的方向,就要跪下去。

崔丛庆幸自己一直在观察贾宗儒,梅辂一再嘱咐必有人会有此失态之举,崔丛看到贾宗儒的动作时被吓得快要厥过去了,真是强提一口气,一把拉住贾宗儒朝东跪过去了。

贾宗儒这才反应过来,伏地大哭起来。

-

东边,是岳东郡,“皇太子”名义上还在那儿。

诏书一出,所有人都知道宣隐就是燕熙了。

文官最擅权术,几乎立刻明白了天玺帝的用意。

历来皇太子不能另任官职,留着宣隐的身份,给燕熙任西境总督。

西境乃大靖要塞,北接漠狄、莽戎,东接北原,中间还有平川粮道直通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