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用人之道(第2/3页)

燕熙坐在粗布马车里,由卫持风架车,车前头留着位置,是供随行官员跟车谈话的。

-

温演是在出京前才得了淳于南嫣的消息。

当时淳于南嫣问他:“你知道为何斩尽四姓,却独留韩家活口?”

“因为韩家及时收手,没有酿成大错。”温演当时说,“这还要谢太子妃娘娘及时提点。”

“看来,温先生还是不懂。”前日的淳于南嫣在灯下似笑非笑地说,“不如这般问,为何本宫在事发前,专程去的是韩公府?”

温演这才惊恐地意识到,他以为的自省自救,却是有人在格外开恩,连忙磕头道谢。

淳于南嫣在那夜里,执了同行灵儿公主的手,起身欲走,最后温婉地对他说:“温先生本是寒门出身,摘了殿试的探花入仕,却入了世家的门第,这些年步步为营,到头来皆是一场空。因你罪名在身,再想入仕是不成了,以你的才能做个师爷是绰绰有余的,但是眼下人人都急着与四姓撇清,便是你肯放下身段,也没哪个地方衙门敢用你。本宫与商先生怜你才能,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去寻新主吧。”

温演知道新主是谁了。

他没有犹豫,连夜收拾了行囊,守在城门外,在卫持风的默许下,混进了西境总督的队伍。

温演这一生,有很多不得已,短短四十年,已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这一次,他可以不必在自己的姓前面冠着别族的姓,也不必再仗着谁的势,堂堂正正地做回温演了。

-

温演跟着队伍走,大家待他都挺客气,就是一直见不上燕熙,心中愈发焦急。

原本他也不急,心知必得所有人都谈过话了,才能轮到他。可眼看随行官员都谈得差不多了,燕熙还是没有传他说话。

温演便急了。

他被晾了一天,在队伍里便显得尴尬起来,他坐立不安地等了小半日,见总督的马车前座没人,便大着胆子来求见。

卫持风客气地请他坐在车头,温演侧着身子,隔着车帘向里头行礼:“罪民温演见过督台大人。”

温演等了片刻,不见里头应声,忐忑地问了句:“督台大人?”

“督台大人这两日累着了。”卫持风解释道,他听着里头终于有了动静,仔细地将门帘挂起,露出里头素衣打扮的总督大人。

燕熙淡淡的声音传来:“你是天玺十二年的探花,本官看过你的卷子,文才和经义皆是出众,若不是当时世家当道,状元本该是你囊中之物。”

温演在朝会上领教过燕熙的厉害,他没敢抬眼往里瞧,垂首听着。他听燕熙没以文士的“先生”称他,心中先是一凉,待听得燕熙夸他才能,又升起几分得意。

他是自负的。

还留着命的韩家人都入了贱籍,只有他因有功名在身,与妻子一起被抬为庶民,幸免于难。纵他此时落魄,他的文才也是有目共睹的。艺高人胆大,他有清高的资本,更何况他曾在内阁数年,威望和资历是抹不掉的。且他不是自己作奸犯科入罪,是受韩氏拖累才落到如今地步,温演并不甘心。

温演清了清嗓子道:“督台大人过誉了。督台大人才是众望所归的状元,您的状元卷子全朝传阅,没有不赞叹的,当之无愧的第一。”

说完他便侧耳等着里头的动静,可他没等来总督大人任何受用的表示,而是听里头继续道:“你一直在京为官,由七品官升至正二品尚书,再到入阁,一路的考评皆是优秀,便是没有韩家相助的头几年,在翰林院做的也是有口皆碑。是个能干事的人。”

听到这里,温演敏锐地听出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来了。燕熙显然是将他底细查遍了,这本也在情理之中,谁家用人前都要细查一遍的。

叫温演意外的是,尊贵的太子殿下,竟是连他十几年前的卷子都读了,且对他的经历信手拈来,叫他又惊又喜又畏。

温演大气也不敢喘地回话:“罪民不敢当,不敢当。”

里头燕熙接着说:“你本家还剩下一对兄嫂,韩家人里除犯了刑律的下狱的,身上清白的一律充边了。本官着人在两边都照顾着了。”

温演一愣,这回听出些不对劲来了。

燕熙甚至把他本家查了,还派了人去“照顾”!

温演心中猛地一紧,一股凉气爬上他的脊梁骨,他在官场多年,以他的经验,用家人安危拿捏人是常有的。由此观之,燕熙所说的“照顾”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想通此节,一时间,他那些清高和自负都显得不切实际,他已经被层层叠叠的网束住了。

他想到燕熙短短不到一年,便整垮了四姓,想必是城府极深,手段毒辣,是他轻心了。

温演的冷汗铺下来。

然而接下来的燕熙的话,却叫温演错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