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权术人心(第2/4页)

日头正好,议堂里寂静,燕熙听着,垂下了眸。

跟了燕熙久的人,都知道燕熙沉默之时最是难测。周叙和贾宗儒今日经着几回博弈,也敏感地察觉出了这种微妙的寒意,不由都坐直了。

“三尺之法不行于西境久矣。”燕熙沉思良久后,瞧向三位下官说,“你们可有解法?”

西境最富最乱皆在平川,梅筠抬眸,对上了燕熙的视线,他享受这难得的注视,说出了早在来之前便想好的方策:“清查钱铺,打击青皮,重编田册,抑制粮价。”

“很好。”燕熙轻轻拨着茶盏说,“前三样请凌寒回去细拟章程,岳西和西洲也参照着去拟,由凌寒总定了再呈我。”

梅筠应了。

周叙和贾宗儒议到现在,已淌了不知第几回汗,此时愈发惭愧,只能诺诺应声。

燕熙接着道:“前三样很好,只最后一样,还得从长计议。官府的事情能急着办,粮商的事情却不能。因着这些粮商家中有不少做官的,与西境早就骨肉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且粮食在粮商手里,若将他们压狠了,粮食流到别处,便是伤了西境根本,抑制粮价还得刚柔并济。”

周叙和贾宗儒原以为燕熙惯用的是狠戾手段,听到刚柔并济时,不约而同地抬头,撞进了燕熙洞若观火的目光里。

他们羞惭地低下头去,知道在那一眼里,已经暴露了轻视太子的意思。

他们悔之不及,藏在案下的手把官袍揉的不成样子。

一场议事到现在,燕熙已经感到疲惫。

他不喜欢拿捏人心,甚至很是厌恶人心较量。

可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不得不有几副面孔,用尽了七窍玲珑去应对每一个人。他的下属都说着万死不辞,可在他目光未及之处,每个人投向他的都是审视目光。

他深知走错一步,失的先是人心,再失的便是时势。

在靖都时,前头还有商白珩和裴鸿替他顶着,有事他也有人商量,便是出了大事,明堂之上还坐着天玺帝。而到了西境,一切都靠他自己主张。

燕熙在这种沉闷中,瞧向外边的日光。

-

他身上还留着夜里宋北溟给予的酸痛,领口下面寸许的位置,就有着宋北溟刺下的字。

那个字,在每个夜里都会被亵玩,只有他和宋北溟知道,只需稍微拨下衣领或是撩开衣襟,那个字就会坦露出来。

那个字像是某种契约,会让宋北溟觉得心安,也会让燕熙时刻地感到某种宣示。

不合时宜的,他在下属仰仗着他的氛围里,想起了宋北溟在他身上驰骋时落下的汗,想起了宋北溟游走在他身上的口勿,想起了宋北溟那双凝视他的漆黑的眼。

里面都是诚实的欲望。

燕熙想起宋北溟时很轻松,不用去想人心如何,不用去计算得失,宋北溟连血都能一遍遍地喂他喝,他在宋北溟强势的占有中,感到了栖息的安稳。

原本他以为这些都只是身体的交易,以他的美色,想换来这种满足并不难,是以他一度觉得可以随时弃之。

在这无处可依又危机四伏的西境,他与宋北溟日日抵足而眠,竟生出相濡以沫之感来。

这种短暂的神游,是无法否认的思念。

燕熙明确地知道自己在想宋北溟,可他们其实在几个时辰前还交颈相拥。

他沉默了须臾,在没有宋北溟的地方,继续做着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说:“沈老板、韩娘子,你们到平川去帮梅巡抚,在官府使不上劲的地方,用上些手段。切记一点,无论用什么法子,一颗粮食都不许卖到漠狄和莽戎去。钱家和白家的势力盘根错节,背后说不定还有旁的勾当,你们仔细着办。”

沈潜和韩语琴倏地抬头,落进燕熙意味深长的目光里。

燕熙和煦地问:“你们懂本督的意思?”

沈潜和韩语琴不敢长久地与燕熙的目光相触。

他们垂下头,回味着燕熙眼中幽暗的光,懂了燕熙的意思:以钱、白二家的底子,不可能招安了,要不惜代价取代钱、白。

沈潜和韩语琴来之前曾议过此策。

但钱、白二家势力极大,粮仓更是遍布西境,以“河清号”目前在粮市的实力,难以撼动他们。但既然燕熙有这个意思,此事便是能办,燕熙一定还有着其他的安排。

沈潜和韩语琴对燕熙的安排深信不疑,绝对服从。

他俩在暗处,看到的东西远比周叙和贾宗儒多,堂上议事能谈的都是放在明面上的事,而他俩做的还有暗地里的交易。明暗结合,他俩最先看清了燕熙打算从四面八方围剿西境流毒的布局。

沈潜和韩语琴是在浊世和宅斗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精,他俩不需要燕熙多言,便知道自己将成为直捅西境勾结势力的当胸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