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苍龙已醒(第2/3页)

宋北溟说:“三万踏雪军就要到了。”

“这么快?”燕熙一下就醒了,撑身坐起,软被滑下。他有些眩晕,周慈的药里加了安眠的东西,睡不够时,起身变得比从前困难。

宋北溟把燕熙按回榻上,在他耳边说:“急行军,从北原经娘子关,到岳西也就两日脚程。”

燕熙还想起身:“我得去迎。”

宋北溟轻轻抚开他的鬓发说:“你再歇会,一会我整顿好了,你来接收兵符,检阅大军。”

“梦泽,我——”燕熙还想起身。

“微雨,睡吧。”说着轻轻压在燕熙身上,柔缓地口勿他,手上动作很轻,安抚着说,“整顿好了,派人来叫你,苍龙军的主君断不会丢了威风,吉时也不会错过,我保证。”

-

燕熙在宋北溟的安抚中浅浅地又睡了片刻。

这是偷来的闲暇,也就半柱香的工夫,却缓去了燕熙的倦意,他听到帐外有人走动,这回轻松地睁开了眼,听到卫持风在门外说:“主子,踏雪军在三里外下马了,周太医温着您的早膳,现在送来?”

燕熙原本想说先不用膳了,转念想到要爱惜身体,改了主意说:“传罢。”

周慈一早就候在外头了,听到燕熙在这么急的时间也肯吃饭,心中欣慰,连忙提了食盒进帐,打开盖子,里面是一碗药粥。

燕熙动作飞快地穿了衣,从周慈手中接了粥,温度正好,几大口就咽下去了,又提了官帽急走出去。

-

岳西军营的门楼有数丈高,燕熙在高处望到远处红衣黑甲排山而来是。军士们在近处下了马,马蹄仍是踏出了震颤大地的威势。

汉家军的将士们在这怒浪般的行军中,屏息凝视对方。

这阵势似两军对垒。

无声的较量漫开,踏雪军杀伐的凶潮令人心惊胆颤;汉家军的军刀银浪锋芒逼人。

将士们不发一声,天地间人潮涌动,竟毫无人声。

踏雪军挟着滚滚杀气而来,这让汉家军兴奋又战栗,血性的汉子们眼里升起了光。

踏雪军来,如同大军压境。

倘若这不是自己的兄弟,面对这样凶的来军,两军相接之际,稍有微动,我军军心就要散了。

所有人都在庆幸,这是自己的兄弟。

燕熙走下门楼,在营门前迎风而立。

踏雪军的步伐撼动大地,停在百步外。

汉临漠一早就出十里迎三万踏雪军,到了营前,汉临漠回到汉家军前方。汉家军举刀迎主帅,刀光如雪,翻起银浪。

领这支踏雪军来的是宋月潇的第一副将施远。北原现在离不开宋月潇,宋月潇便亲笔写了移交文书委托施远带来。施远神情庄重地把移交符册呈给宋北溟,跪地道:“王爷,此为北原三万踏雪军军符、花名册和移交文书,大帅已用过印,呈王爷定夺。”

宋北溟一身郡王蟒袍,他此时是北原的王爷,能做主北原的一切,他接了文书,在曦光里肃穆地望向了燕熙。

燕熙与宋北溟目光一触即分,燕熙作为西境主官负手而立,朗声说:“欢迎踏雪军兄弟来营。你们日夜兼程来此,为何?”

踏雪军振臂举刀,整齐高喊:“保卫边关,护我大靖!”

佩刀流霜挂在身侧,燕熙问:“今日进了这道营门,你们就有新的名字,可知?”

宋北溟领着三万红衣黑甲跪地:“北原三万踏雪军愿编入新军,听太子号令。”

燕熙立于两军中央,他环视一圈,举起东宫佩刀流霜,代表储君的长剑指向漠狄的方向,燕熙代表“储君”高声说:“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东宫已正,苍龙已醒,我们要踏平来犯!”

两军高举战刀,刀锋割破日光,甲胃碰撞,如有雷动。

新制的军旗迎风升起,延着军营一字展开,青色怒龙腾云驾雾,红幡猎猎,青龙游舞。

这是刻入大靖军史的一刻,汉临漠热泪盈眶,施远热血沸腾,他们从此有了共同的主君。

六万大军声浪滚滚,经久不息:“苍龙军,踏平来犯!”

大军山呼三拜,宋北溟抬首,望向中央唯一站着的人,他轻声说:“我的殿下,我永远臣服于你。”

燕熙在声浪中瞧向宋北溟,这天地宽广,人海茫茫,他们于万人间视线交汇,燕熙看懂了宋北溟的话。

他永远臣服于我。

-

六万大军在燕熙的军令中起身,又是一番雷动浪涌。

接下来便是移交手续,两军私交不错,交接时喜气洋洋。

北原来的三万人中,有一人探头探脑。他的军阶低,只是个小旗,这官还是在娘子关一役中大难不死新得的。

这个人随着众人高喊,也随着众人热泪,他哭的比谁都大声,号啕着跟着大军进入军营。

他年纪小,哭成这样,有的哥哥们轮番安慰,也有粗犷的哥哥对他一通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