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吾妻亲启(第2/4页)

-

北风惊风踩烂了狄捷的脸,狄捷的亲卫被冲散,宋北溟的马过去之后,更多的铁蹄奔涌而来。

绣着“宋”字的帅旗给玉关吃了一颗定心丸,锦衣卫率先高喊:“苍龙军已至,小王爷到了!”

将士们一浪高一浪地喊:“小王爷到了,玉关有救了!”

杜铉失血过多,他看到那个宋字已经躺着动不了。可他那么高兴,极力露出个欣慰的笑。

宋北溟在战场上特地绕到他身边,算是送别。

杜铉用最后的力气,用尽了余力,很轻却很清晰地咬字说:“新节已至,我……甚慰。”

宋北溟听到了。

他没有回应这句话,而是对杜铉说:“放心罢,玉关安全了。”

杜铉缓缓地闭上了眼,嘴角含着笑。

-

总督府。

燕熙坐议堂里,四周的窗子都开着,门也敞着。

三郡主官都来了,温演坐在燕熙身后的小案,摊开笔墨。

燕熙叫人上茶,对卫持风说:“着人去把董正甫请来。”

董正甫到总督府等了一日,才等来了自岳西军营归府的燕熙一行。

他站在客院的门边探头张望,看外院那边人头攒动,又听说三郡主官都在候着了,便想着燕熙方回府,要处理的事情很多,自己大约还得等一等。

未料他才往回收脑袋,便听身后急步声,来人施礼喊他“董大人”,说,“议堂里总督大人有请”。

董正甫略愣,连忙回礼,掀了袍角快步跨出院门。

-

董正甫到了议堂外,停住步子,等人通传。

他看外院只是寻常的装璜,唯一特殊之处便是在院里移种了一排青竹,风过处有细细的竹叶声,竹影下阴晾惬意,很是舒服。

他闻着竹香,努力回想靖都几次远远看到燕熙的模样,记忆中是几抹清减丽雅的姿仪,再多的他没近处瞧过,实在无从想起。

他这边方想个开头,便听里头温润的声音说:“青岭请进。”

董正甫进了议堂,压着脑袋行礼,正要跪,燕熙抬手叫他免礼,他被卫持风引着坐到位置上。

这是董正甫第一次正面见燕熙,他飞快地瞧了一眼,仓促地垂下头去,在那逼人的美貌下不能免俗地怦怦心跳。

太漂亮了,比传闻形容的还要漂亮许多,难怪有人说太子殿下的姿容是文写不尽、笔画不出的。

-

燕熙命人给董正甫看茶,在那茶水缓和的声中说:“青岭来得好,给咱们西境开了好头,紧跟着朝西境投帖的人便多了。西境百废待兴,有人才能办事,青岭给西境帮了大忙。”

董正甫对燕熙还停留在弹劾上司、当朝打人的印象里,乍一听这么温和的声音,自己先不好意思地脸红了,羞窘地回话:“实在是不敢当,该是卑下谢督台大人知遇之恩才是。”

燕熙离开一日,府里便积了许多事,案上满满的文书,他没有费口舌继续寒暄,开门见山地说:“青岭,你对任职有何想法?”

董正甫虽没入过仕,在靖都呆久了,习惯了文人见面先要文绉绉地来往几句,他听说过燕熙实干,没料到这般直截了当,又紧张地站了起来说:“卑下做什么都成,听督台大人的安排。”

燕熙手指点在厚厚地文书上说:“眼下西境最危的还是战事,这两天玉关正在打战,到现在还没消息。战火一旦烧起来,三郡各种处也安生不了。西境大举招兵,这事捂不住,漠狄必定会抢先为难我们。”

董正甫坐得笔直,听这话不像是只对他说的,便聪明没有接话,侧着耳朵恭敬地听着。

周叙如今代执西洲巡抚,任命虽然还没下来,担子已经挑起来了。

他对玉关的事情有主官之责,从玉关打战的消息传来起便寝食难安,他没打过战,且西洲也没兵能救,燕熙比他更早的听到消息,宋北溟已经去救了。

他在这场战事里像是个隐形人,自知无能,连忙起身请罪。

燕熙抬手示意周叙坐下,说:“思礼不必自责,此番战事意料之外,你给玉关存了足够的粮,刀箭和战马也都添了,不然玉关也支撑不到梦泽去救。你刚接手西洲几日,能做成这样已经很好。”

周叙如坐针毡地擦着汗。

旁边的贾宗儒愁眉不展。

他如今升了岳西布政使,再往后升巡抚只是等日子的事,燕熙给他如此恩宠,他很想做出点成绩。

西洲的事,他前思后想,帮不上什么忙。加上他不懂军事,也不敢轻易出对策。

他今日来,原还想要诉苦,岳西供养着苍龙军主力,吃力得很。方才听了局势,见燕熙和宋北溟先行做了许多事,好多安排都没有来找他,他惊觉自己履职有愧,又在燕熙对周叙的宽容中更加羞惭。

他握紧了拳头,不给燕熙诉苦,说:“岳西与西洲相邻,岳西已着手修检官道,确保往来交通通畅,相邻的城乡也都专为西洲留了安置的地方,大夫名录也收上来了随时能到西洲支援。眼下西洲要什么,只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