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苍龙扬名(第3/4页)

方循掉转马头,在离开挥缰的瞬息,听到汉临漠很轻地说:“对微雨说……”

方循僵住了,他忍泪指挥着中军掉转方向。

他们只有一句话的时间。

汉临漠在开口之际,心中涌起了无数思绪。

他原本想说:对殿下说要以天下为重,要爱民如子,要巩固边防,要统一全境。

然而他开口唤的却是“微雨”,想到的是那个在五年里成天板着脸的小徒弟。

-

汉临漠刚到皇陵时,微雨还病着,身体肿胖得走路都要喘。

然而,就是那副拎不动重物的身子,一丝不苟地完成他教导的所有招式。

暴风骤雨也无法阻止小徒弟起早贪黑地训练,夜里小徒弟还会自己再练一套古怪的名叫瑜伽的武操。

汉临漠教再难的招式,提再严格的要求,小徒弟都能一板一眼地完成。

没有上限,无所不学。

微雨是所有师者最喜欢的那一类徒弟,出类拔萃,无人可及。

青出于蓝而胜出蓝,短短五年,小徒弟武功已经超过了汉临漠。为人师者,能教出一个这样的徒弟,是毕生之幸。

汉临漠知道小徒弟肯定隐瞒了什么,否则一个正常人,不可能从那么孱弱的身体里爆发出那么强大的力量。

可是他不能问,因为他的徒弟同时也是他的“君”,君不肯说的,他无法逼问。

他不如商白珩与燕熙那般有如至亲,甚至不如周慈与燕熙那般亲近,但他与小徒弟有着独特的相处之道——汉临漠不苟言笑,小徒弟冷性冷情,师徒间的情份不在言谈里,在一招一式中。

汉临漠看着燕熙成长,如今燕熙的流霜刀,已经几无敌手,这是他最引以为豪之处,他本该高兴才是。

可他也看到了燕熙的消瘦。

最近一次燕熙来军营,单薄的身体几乎称得上是弱不经风,而且脸色瞧着也不如先前红润。

亲近的人都能瞧出燕熙生病了,所以当小徒弟轻声地跟他说“阿溟是徒儿的伴侣”时,汉临漠根本狠不下心去拒绝。

他早在燕熙开口时就心软了,当夜就写了信,送到了靖都。

-

汉临漠的停顿短到只有一滴雨落下的时间,他脑海中闪过师徒间无数过往,他喉头僵硬,开口竟是无比艰难,然而时间那么残酷,不容他再调整情绪。

汉临漠一字一顿地说:“告诉微雨,师父不要他天下无敌,师父要他平安喜乐。”

方循背过身去时,泪难以抑制地滑下,他甩开马鞭,纵马疾驰在最前头,骑兵和步兵以冲刺的速度跟上。

漠狄军黑压压的人影已经跑进了视野,汉临漠高举军刀,火铳队在前些日子已训练娴熟,他精确地数着漠狄的马蹄声,计算着射程。

漠狄大军从两边夹来,像是天地间张开的巨口,合上嘴就能一口吞掉两万五的苍龙军。

中军在极速奔跑,方循领兵冲向正在快速合上的夹缝,他擦干了眼泪,战局不允许他感情用事,他要护的是主力。

汉临漠早在出营时,就说过,要把这些人带回去。

漠狄骑兵在雨中仍如电掣,夹缝在快速收缩。

敌军马蹄已经近到百步之内,方循听到了漠狄骑兵拔刀的声音。然而,两万人跑出去要有足够的宽度,中军像是一头被困的巨龙,银色的铠甲在黑色的凶潮里显得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火铳响了。

四百把火铳在雨雾中打出火龙,子弹犹如流星般飞进漠狄的队伍。

弓弩手在火铳的间隙放箭,弓箭的射程更远,飞至高空再下落到后排的敌军身上。

那道逃生的夹缝被生生地扯住,方循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中军嘶吼着飞涌而出。

有人在狂奔中抹泪,中军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剩下的人回不去了,这是兄弟们用命给他们搏得的生机。

-

肖顺蹲在火铳队的前排。

他从未有过的冷静,握枪的手分毫不抖。

随着队长一声令下,他扣动扳机,子弹咬着火星飞射出去。

接下来是繁琐的换弹上膛过程,肖顺蹲下身,身后的兄弟站起来,用与他同样的动作发射子弹。

火星飘落,还未沾到肖顺的头盔就被浇灭在雨中。

肖顺换好子弹,在上膛时,第二排的队员一样蹲下去,第三排站起来。

第三轮的子弹飞出去后,肖顺握着枪,瞄准前方再次站起。

这是他在军营里训练过无数次的阵形,据说是燕熙亲笔写下,附在火铳里一并送来的。

肖顺大约知道自己又要到时候了。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的害怕,他从前是被屠杀的对象,这一次他可以先杀够本。

命运的刀开始往他的手里交,肖顺望着漠狄被逼得停顿的前线,在心中冷静地重复平日训练的节奏。

四百火铳兵和三千弓弩兵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都竖着耳朵听中军撤退的声音,每一声远去的脚步声都是胜利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