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以何许之(第3/3页)

怕只怕,严瑜出事。

-

严瑜和包热过了十几招。

包热的刀极重,严瑜被震得虎口涨痛,但他没有放手的意思。他缠住了包热,他的兵拦漠狄的后军,同时东西两个方向地动山摇地踏马声已经很近。

东边云层破开,朝晞落在鞍马上。

严瑜放心了。

他用一万人拖住了半数漠狄兵。

包热听到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就知道大势已去,他恨苍龙军死缠不休,也恨莽戎人背信弃义,更恨这个姓严的拦他去路。

包热已经没脸回王廷,西境的朝晖照得他睁不开眼,他危险地眯眼,啐出一口唾沫,索性从马上跃起,飞身把严瑜从战马上扑倒在地。

严瑜一个人承了两个人的重量,倒地时被砸得眼冒金星。

包热的刀锋落下,严瑜翻身避开。

包热的刀在把积雪扬起,他凶恶又狂躁地说:“你把我留在这里,那么,你也休想回去。”

严瑜在雪地连滚了几下,才扶着刀站起:“我只要把你留在这里,就足够了。”

包热举刀又至:“你不怕死吗,为什么非要与我做对?”

严瑜横刀格挡,在刺耳的磨锋声中说:“因为我要让你们知道,胆敢闯进西境的代价!此战将是你们的恶梦,往后你们再也不敢踏足西境一步!”

包热臂力惊人,往下压刀:“就凭你?!”

严瑜手腕被压出扭曲的弧度,只能蹲身在雪里滚身,卸去那可怕的力道,他呛了一口雪说:“凭我和我的兄弟们。”

包热穷追不舍,刀锋就砍在严瑜耳侧:“可是你要死了。”

严瑜躲得艰难,一边耳朵挨了刀背的力量。他的亲卫们也都在与漠狄兵死战,有人想要来救他,被包热反手一刀,震出去老远。

严瑜耳鸣得厉害,他忽然听不清远处来援的马蹄声,也听不清近处的刀风。

他心中暗叫不好,看到了包热放大的脸。

他知道自己躲不掉了,沾了雪的脸上露出得胜的笑意:“我死不要紧,我的下属,我的万千兄弟们,一样不会让你离开。苍龙军不可战胜。”

弯刀落下。

严瑜陷在白雪里,瞳孔散开,他望见那轮红日跃出东方,先是想到了太子殿下,而后想到:我失约了。

武正,要伤心了。

这可如何是好。

血漫开去,把头盔染红了,再往外淌去,在铺满曦光的雪地里触目惊心。

-

宋北溟的主力在来得比魏泰快。

悲风一刀就把企图杀出重围的包热斩于马下,宋北溟来到严瑜身边时,严瑜的身体只剩下一点点温度。

宋北溟看到严瑜微启的唇,俯身附耳。

听到严瑜说:“夏……至,可否?”

宋北溟轻声应他:“我已知道,答应你们。”

严瑜是“小雪”,他在雪地里完成了劝说夏至的任务,放心地闭上了眼。

与此同时,苍龙军砍掉了漠狄的帅旗。

“大捷!”

“苍龙军不可战胜!”

-

西境一连三个晴日。

积雪被晒化大半,雪水从屋顶滑下,落在檐下的石阶上。

滴滴答答。

燕熙就着这雪水声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一直在下雨,他撑伞走在石板路上,身边有许多人路过,这些人路过时都叫他殿下,叫完就走,任他怎么喊都不回头,最后都消失在了雨里。

燕熙醒来时天色已大亮,他头痛欲裂地坐了一阵,才稍缓解。

宋北溟已去军营,燕熙身上被宋北溟烘得暖和,起身时也不觉冷。望安进来伺候他穿衣,燕熙说:“去一趟西三卫。”

“殿下,您身子才好些,而且手也没好利索。” 望安小声劝,“不如,问问三爷的意思?”

“如今,连你也只听三爷的么?”燕熙穿戴整齐,走到书案前,隔窗听了会外头的风声,失笑道,“罢了,叫人给梦泽捎个话,问他要不要同我一起去?”

“谢主子。”望安放下心来,转身出去传话。

“去把董正甫请来同去。”燕熙隔着窗纸瞧外面的日头,他从匣子里拿出那枚商白珩送他的孔明灯,陷入沉思。

燕熙来到西境,遇到过许多困难,他从未点过这盏灯,可执灯者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然后一个一个前仆后继地走了。

霜降、立冬、小雪……执灯者以壮志酬他,这叫他以何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