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高处之寒(第3/3页)

燕熙接了信,看完两封信后,面色更加难看了。

裴太傅说“盼归”,商白珩说“速归”,两位恩师也一致要他回都,想来靖都形势异常,必须得回了。

可是……

燕熙把信纸压在案上,没说话。

-

邵亭得不到燕熙的应允,只怕这差事是要砸他手上。他冷汗滑到脊背,手上捏着的另一份圣旨实在烫手,燕熙和宋北溟是大靖除了天玺帝外最尊贵的人物,他哪个也开罪不起。

可事情还是要办,他望了一眼宋北溟,欲言又止。

“念罢。”宋北溟掀袍跪下。

邵亭最怕的就是给宋北溟的这封圣旨,声音颤抖地读:“宋北溟屡立战功,加封正一品安王,辖制西北全境,赐八蟒四爪蟒袍,命驻守边关,非召不得入都。”

夜风呼啸起来,把门窗拍打出惶然的声响。书斋里灯烛点得足,把人的心思照得纤毫毕现。

“非召不得入都。”燕熙重复着这句话,冷笑了起来,“我父皇这就忌惮上梦泽了?”

邵亭哪敢接话。

燕熙在打眼的烛光下,望住了宋北溟,话却是对邵亭说的:“你回去,告诉我父皇,若他要把宋北溟留在西北,那孤也不必回去了。”

邵亭谨小慎微地说:“殿下……这……这属下可不敢说。”

“你先下去罢。”宋北溟对邵亭摆了摆手,他叹息着握住燕熙的手说,“自古功高盖主都是大忌,陛下安排没有错。既然两位恩师都叫你回都,想来情势有变。微雨,你是该回都了。”

邵亭感恩地瞧了一眼宋北溟,快速地退出去了。

“阿溟。”燕熙垂着眸,在明亮的烛光下他的皮肤苍白,他神情有难舒的沉郁,说话的声音都是疲惫的,“我不能听父皇的话。我前脚离开,后脚父皇就会派人到西境和北原搞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五年前的云湖保卫战,失去了老王爷和王妃;谁也不能保证,如今的西境战场会不会又失去一个王爷。大靖只剩下你这么个王爷了。”

宋北溟发觉燕熙的手在颤抖,他倏地明白燕熙在担心什么,忙托了燕熙的脸,用力地注视着他说:“微雨,你看着我。我是宋北溟,除非我自己想死,否则这世上还没有谁能奈何得了我。”

燕熙眸光闪动,眼底是惊慌和冰凉的:“你此番被加封一字亲王,于异姓而言,已是荣宠无极,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史书里,走到这个位置的,下一步就是夺去兵权,拿掉性命。我父皇心狠手辣,绝不会手下留情。大义灭亲的事情,他都做得出来,你一个异姓王的脑袋,于他而言不足为提。”

宋北溟手指燕熙的脸颊说:“我与父王母妃不同,我不会坐以待毙,西北边境还离不得我,陛下若为着江山,也不会在此时发难于我。你不要着急。”

燕熙在灯下摇头:“若我父皇没有加封于你,我尚且信他还会再忍,可他把你升到异姓在大靖从未有过的尊荣之位,就是起了杀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我父皇宁可暂不收回漠狄和莽戎的失地,也会先要你的性命。”

宋北溟不是没想过这层意思。可现在坐在金座上的是燕熙的父亲,这江山总归是燕熙的,他不能反。

再者,大靖也经不起内乱,他不可反。

他把燕熙的担忧看得真切,这里头全是对他的真心,他小心翼翼地把燕熙的脸捧着手中,凑着鼻尖轻吻说:“陛下至少也要看看太子的意思。有你在,我又怕什么?”

“我在他眼里,只是太子,不是儿子。他不在乎我的喜怒,他要的是一个无情无爱的储君。”燕熙心中兵荒马乱,他被宋北溟吻得稍静下来,很轻地说,“我不能听他的话自己回去,阿溟,我要把你带在身边。”

宋北溟的吻停在燕熙眼角,他叹了声气,抵着额头说:“可是漠狄的战事未结束,今冬一战,势在必行。你我不能同时离开西境,否则前功尽弃。”

那些埋骨在西境的兄弟们,他们如何对得住?

“一将功成万骨枯。”燕熙和宋北溟心有灵犀,话说一半,彼此都懂,他怔怔地瞧着宋北溟说,“尸山血海垒起的帝业,太过血腥和沉重。这条路上与我相伴之人,相继离去。每一场战争都在死人,我怕走向那个位置,有一天也会变成孤家寡人。梦泽,高处不胜寒,我越走越冷,不能再没了你。”

“我会一直都在。”宋北溟发觉燕熙在发抖,燕熙这些日子压抑的痛苦,被这封圣旨残忍地揭开,露出里头千疮百孔的内心,他终于知道燕熙在怕什么,他好心疼,吻去燕熙眼角凉意说,“微雨,不要害怕。”

“阿溟,这是我和父皇之间的战争,不止于为你。”燕熙这些日子见了太多生死无常,他不相信一切握不住的东西,固执地说,“父皇若不收回成命,我就不归都。他只剩下我这一张牌,他是这天底下最担心我无法顺利登基的人。而我,在登基之前可以与他抗衡的也只有这张牌。急的,总归是他。阿溟,如果我现在认输了,不仅你要死,我的所有命运都会被他安排。在我走上那个位置之前,我和他之间就要决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