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雪新兆(第2/4页)

太医院也派人来,就候在一旁,备着救人。

靖都的百姓争先恐后地来看,文武官员、学生、百姓把宫门外围得水泄不通。

天玺帝的圣旨出来的时候,听旨的人不约而同地屏息着,待听到“宋三小姐”时,诺大的广场静止了。

直到汉临嫣领旨谢恩,淳于南嫣进宫请罪,燕灵儿摆驾进宫。

宫门口才猛地爆发出声音。

“宋家这亲算是求成了?”

“算……算罢?”

“那……宋三小姐,真是指的安王爷?”

“‘北原宋家次女北溟’,还能是谁,宋家统共三姐弟,老三就是宋北溟。”

“可他怎么成了女子?这么些年一直女扮男装?”

“他那模样和身量……咳……我们是瞎了这么多年么?”

“想窄了罢。”有人意味深长地说,“宣总督都能被宋家空口白牙说成是女子,陛下自然也能信手拈来说安王爷是女子。到底他们是不是女子,谁是女子,这满朝文武、大靖内外,有谁的身份足够高,敢去扒他们裤子确认?只要陛下不当着满朝的面去验身,圣旨说谁是女子,谁便是女子。”

“那宋北溟还是王爷吗?还能带兵吗?”

“你看太子妃娘娘……哦不对,该改口叫淳于小姐了,她都能领着禁军,还有宋大帅驻守北原多年,再往前的苏红缨王妃也是有军职在身的,咱们大靖在当今御下这些年里啊,这男女之分,算是慢慢放开了。”

“那这……以后会不会有女太子?”

“这谁说得准?不过是天子一句话的事。”

-

这日是大雪,天上重云密布。

老人们仰天喟叹:“要下雪喽,瑞雪兆丰年,好兆头啊!“

靖都风向急转,人们喜笑颜开。

百姓们一连几日津津乐道汉宋求亲之事,“太子与太子妃谁是女子”一时成为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

再是,有人缓过劲来,认识到汉宋求亲,是在以西北边军、禁军以及汉宋两家多年的根脉替太子殿下保江山。

而那些之前还在喊要改立太子之人,还在苦苦挣扎,一口一个天玺帝父子是窃国者,口口声声要改立太子,纠正血统。

之前人人义愤声讨的话,如今已经无人肯听,甚至许多人主动反驳:“当今殿下的功绩,随便一件,都足以服众。改立太子?听说长公主已经永远变成‘公主’了,甚至连公主都不如,男人没了那东西,连后代也留不下来了,改立他又如何?下一代已经没有燕氏子不了,到时候江山就要拱手送给他姓!”

“大靖难得换来如今的太平盛世,改立之后……呵呵,”有人挤眉弄眼说,“我敢说定然是天下大乱。”

想的更明白的人哼气道:“有汉宋淳于三家保着,有清流支持的太子殿下,有文仕追随的新科状元,重新夺江山都够了,还用得着窃国么?”

“两姓结亲,乃是最深的结盟。有太子殿下和宋三小姐坐阵,大靖内外,谁敢不服?要我说,咱们老百姓啊,只管着乐呵地过日子,燕氏血脉跟我等庶民有什么关系?”

“太子殿下功绩无极,我才不管他是不是燕氏血脉,他登基了,就算把国号改了,我也全家赞成!”

“要我说,当务之急,迎太子归都才是正事!听说太子殿下在西境两次重病,那地方天寒地冻的,要是把殿下冻出个好歹来,咱们大靖可就要天崩地裂了!”

“请愿,迎太子归都!”

-

靖都的夜风变轻了。

靖都皇宫西侧长街,住着京中的达官贵人,其中一座宅院,在深夜里被敲开了门。

夜访而来的裴鸿反客为主,坐在了主座。

陪坐的是太常卿窦则。

这里是太常卿窦则的府邸。

“窦大人。”裴鸿没有碰仆人上的茶,正襟危坐说,“咱们同是三朝老臣,同朝为官多年,平日里也没什么机会坐到一处说话。今日,我来找老兄弟叙叙旧。”

“无事不登三宝殿,裴鸿,我知道你来找我何事。”窦则一直垂着的头倏地抬起,冷笑一声,“你终究是负了先帝。”

裴鸿深叹一口气,他布满皱纹的脸,在昏暗的夜灯下晦暗不明,低沉地说:“本官是先帝和陛下的太傅,一颗师心对两位学生,不敢有厚此薄彼。老夫不敢自吹鞠躬尽瘁,自问做到了为官三朝尽心竭力,或有不妥之处,也总在日做三省。窦兄,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不要再固步自封了。”

“我固步自封?!”窦则坐在灯下,一双眼睛烈烈映火,吹起胡子道,“是你忘本才对!你忘记是谁点你为状元?是谁把熹平帝托付给你?托孤之臣当中你为首,你又做了什么?你转头就投了陛下!你这种忘恩负义之徒,根本不配与我说话!”

“窦兄糊涂啊!”裴鸿痛心疾首道,“忠于朝廷,就是忠于江山,天当今圣上是先帝钦点的太子,忠于今上,是理所应当,臣子之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