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努力唤起空茫的自己的兴奋度,本来就好比强行喊一个在做梦的自己起床,时灵时不灵。现在呢,又因为有了意识,所以属于带着问题出发,又不敢兴奋过头——那毕竟是高台之上,运动员是无畏的,但是,没谁出发的时候就一心想着别出事儿啊。

所以每次都有些影响发挥呢。因为整个人,就是很纠结啊!

这次决赛他第一跳的时候,就又有点犯“毛病”,好在没什么大的影响,第二跳还彻底翻盘了。

韩墨京有些担心地看着他:“小放,你放松些,照这么看,越重要的比赛里概率越大吗?会不会是因为你的压力太大了?”

“说不好……而且,这问题出现的总次数都不多,概率没什么参考性吧?”凌放眨眨眼,“今天出来了就好好玩儿吧,等我回国再找心理医生谈!”

他已经有点习惯家乡那位治愈系的心理医生和他的咨询室了,去了两三次,每次都觉得对环境更熟悉,聊天也更放松些,哪怕没什么进展,也没什么妨碍嘛。

********

跟随国家冬青奥代表团回国的第三天,凌放就开始恢复训练。

这天,他一大早,精神百倍地从家里醒来,跟姥姥姥爷告别离家,呼吸着清晨的空气,一口气跑步到了X省省队。

进大院直奔食堂,打了俩鸡蛋一个馒头两碗奶,端着,坐到也刚刚才坐下的叶飞流面前。

吃早饭的时候,凌放吃几口,默默地看叶飞流一眼。

再吃几口、再看一眼。

——他没跳成利勒哈默尔的K120大跳台,就被拎回国了啊。理由是说,因为集体出行不方便安排,那以后呢?

总该给孩子个说法嘛。

叶飞流没空理他!

回国这两天来,叶飞流都在熬夜写冬青奥主管教练执教报告,这次居然……居然!要2500字啊!

要字没有,要命倒是有一条,要不两眼一闭腿儿一蹬,您拿走得了!

今晚开会,就要汇报了,叶飞流在早餐桌上,可怜巴巴地一边往嘴里塞饼,一边还抽空往打印出来的稿子上划拉。

一个字一个字往外挤,表情龇牙咧嘴,一字千斤。

X省的陈晨教练在边上吃着早饭,都看不下去了,说:“行了行了,要不老叶你还是写点干货得了,然后我给你润色润色……”

叶飞流感激涕零,“亲师兄啊!果然还是你心疼弟弟啊!” 他还得想想:到底还要不要把凌放开始做K120大跳台兼项训练的建议,一并报告上去。

开玩笑,以为当国家男子跳雪小独苗儿的教练很轻松吗?让一个未来能突破国家K90跳台项目最佳成绩的运动员“瞎折腾”,别说X省了,就总局也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答应的!

“我们上回说好,拿个青年组冠军就开始练大跳台,不就是现在了吗?”凌放冷不丁在边上插话。

叶飞流死鱼眼看着小徒弟。

凌放从知道要跟着大家一起回国,这次不能跳大跳台,就一直缠着他,问问问问问问。

边上的陈晨教练看着这一幕,心想:嗯,果然还是只有小凌放制得住叶飞流。

他忍着笑帮叶飞流补台阶,上前拍拍凌放的小肩膀,往食堂墙上的小壁挂电视一努嘴,“现在不是你叶教练不让你跳啊,给你点内幕消息——目前看来,要让上面的领导们松口,咱们得到那个再说啦!”

电视里,是上届索契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的回放。

索契冬奥会男子90米标准跳台滑雪冠军是西恩.洛曼,这位81年出生的瑞士名将,正值跳雪运动员运动生涯巅峰期。

凌放前世加上今生,已经把他在索契冬奥决赛的两次跳跃看了上百遍,现在对每个细节烂熟于心。第一跳,西恩稳稳过了K点,104米,距离分直接过80,起跳初期略微抖动,但姿态分也还是打到了55分,第二跳成绩不如第一次,但是稳住了——两轮总分第一,拿到了奥运冠军。

那是奥运冠军啊……

国际雪联FIS的赛事体系中,国际A类跳台滑雪赛事只有三项:世界杯,世锦赛,冬奥会。

分别是每年一个赛季、每两年一届、每四年一届。

其中最重磅的,当然就是冬奥会。

“……”凌放沉默,扭脸问叶飞流,“怎么就变成要等到奥运冠军了?”

叶飞流头痛地揉揉眉心,回答:“也不是说非得冠军,就大差不差这么个意思,反正平昌之前,只要在标台上成绩还能进步,闫肃总教练和J省那边的孙总教练,都不主张你现在就去大台。”

总局领导估计也是和这两位一致的意见!

凌放皱眉,国内想法目前这么保守吗?那前世怎么回事。

国家队总教练也还是孙教练啊,怎么前世,就能让他火速上120米呢?

情况确实和他想的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