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页)

在这样的高速下,人的视界几乎只能捕捉雪地。余光里,天地一切景致都成了光影和色块,远山近岭的边缘也是瞬逝扭曲的模糊线条。

百米高空中的中国运动员,却依然完美地控制着身体,完成了近乎完美的一跃!

顺风有些影响滑翔距离,比他平时的滑翔时间略短。

但极高的出发速度充分弥补了这一点。

落地—— 179.5米,姿势精准,毫无瑕疵。

由于冬季顺风天气多,本座跳台的历史最佳成绩定格在168米已经十二年,凌放大幅刷新了它的历史最佳。

这种事在他两年前还是平常,但复出后还是首次。

叶飞流站在教练台上远远对着下面的凌放举大拇指,不管徒弟看不看得见,“漂亮!!!”

“2年8个月后,凌放赢回K120金牌!”成为了这一天跳雪赛事相关网站、论坛的热门头条……

一年后。

2026年,是中国跳雪运动员凌放成为世界跳台滑雪K90标准台和K120大跳台双项总积分榜首的第一年。

这一年,米兰- 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上,凌放连摘个人标准台金牌,大跳台金牌,卫冕双项奥运冠军。

也是这年,凌放拿下世界杯分站赛标准台11站冠军,大跳台12站冠军,FIS世界总积分超过克努特,拿下总排名第一。

次年,凌放的优势甚至还在扩大,尤其在K120男子大跳台——参加既夺冠。全年参加15站FIS大跳台比赛,拿到15枚金牌,展现了堪称恐怖的项目统治力。

这是世界跳台滑雪历史中从未有过的全年单人战绩。

两年里,在冬季运动相关的媒体评价、简介目录里,跳雪项目,凌放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代表人物。

紧接着,在挪威奥斯陆K120大跳台,天时地利的条件下,他的决赛第二轮跳跃落点259.5米。打破了现存252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人类目前最远的跳雪距离拥有者。

2028年1月底,凌放再次拿下2028届跳台滑雪世锦赛的大跳台金牌、标准台金牌。

同年,中国跳雪队首次派出符合参赛资格的足额运动员参加男子团体K90、混合团体K90两项跳台滑雪世锦赛团体赛。

凌放带领的男子四人队由他和马尔赛、江卓、滕九中组成。

可惜了,比赛时队员们略有些紧张,四人跳完两轮,哪怕队长凌放在K90标准台发挥出了132米、127米的绝对实力,他们的团体总分依然没通过资格赛。

休息室里,马尔赛和江卓开展了充分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通叽里呱啦。

其实,两跳成绩最差的是首跳就失误了的滕九中。他最近经常做户外有氧训练,肤色更是黝黑,此时羞愧得黑里有点透红,挺壮实的孩子,就差对手指头,“队、队长,对不起……”

凌放好笑地摇摇头,“等晚上再复盘,最近进步很大了,不要太有压力,下次一定会更好。”

“嗯!”腾九中狂点头。

……真是出国比个人赛时没体会过的热闹。

凌放看着他的几个活宝师兄弟,忍不住地翘翘嘴角。

第二天,在混合团体赛中,由凌放、江卓、尹红、阿努古尔组成的男女运动员队伍,气势如虹地闯过了资格轮,并在傍晚决赛时,以四人两跳1613分的总成绩,拿到了决赛第12位的名次。

某种意义上,他们四个也再造了中国跳雪的历史记录。

而且尹红的成绩这几年还在进步。如果真能保持下去,这个组合有很大概率通过2030年巴塞罗那冬季奥运会的奥运资格赛!

这本是大好消息,但回国聚餐时,国家队全体教练员、队员们一起庆祝时,脸色都带着隐忧。

方唐已经是叶飞流的副手,接替退休的王老教练,成了国家队副教练,看叶飞流笑容有些勉强,凌放又还是平静话少的样子,就举杯圆场,尝试挽救氛围。

效果不算好。

散场后,阿努古尔眼圈不知不觉就有点发酸,尹红在边上安慰地搂住她的胳膊,最后默默地把脸靠在师姐肩上。

——凌放即将去做已经推迟两次,实在没法再推迟的第二次膝盖手术。

手术情况复杂,他能否再次归来,医生都说不准。

凌放打短期离队申请那天,只是个普通的训练日。

叶飞流默默把申请表接过去,交给方唐收好。

他伸手拍拍凌放的肩膀,要放开的时候,忍不住改为用力把凌放搂过去,按在自己肩头。

“……”凌放也默默地拍拍叶飞流的后背。

这师徒俩,实在难得有个如此温情的拥抱,在这样的一个时刻。

方唐超感动地掏出手机,要记录这个瞬间。

只听“咔嚓——”一声,俩人动作非常一致地敏捷,跟多嫌弃肉麻似的,立马放开,拍下来的照片里只有一片动态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