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7页)

长乐郡主的眼神微微闪动,旁人也觉得顾昭似是在攀附长公主。

平日里这种出风头的事情,顾昭是绝对不会做的。可今日看到心智如孩童般的长公主手足无措的在众人面前,那些探寻的目光里有鄙夷、有嘲讽,她做不到视若无睹。

好在没过多久,长公主身边的嬷嬷赶来,接了长公主回永寿宫,大家这才散了。

殊不知暗处已有人将这一切如数记下,呈送到了周太后面前。

“歆歆看人的眼光不错。”周太后对旁人未置评论,只对身边人夸了顾昭。“昭昭是个好孩子,哀家也喜欢。”

听周太后称呼她为“昭昭”,身边人立刻意会。

长公主的伴读人选已经有了。

***

沁芳园。

临近午宴开始,太后才驾临沁芳园。

这次三妃没有随侍在侧,让前来的贵女们不免有些失望。

不过太后到底是天子生母,纵然再不合,天子自己尚且要顾全孝道,前来的贵女们也不敢有半分怨言,力求姿态做足。

顾昭的座次靠后,只能远远望见周太后。

她低着头做出恭谦柔顺的模样,心中只想着快些结束回家。

“太后娘娘今日邀请诸位姑娘们入宫,是要为长公主挑选伴读。”待午宴即将结束之时,周太后身边的掌事嬷嬷公布了太后用意。

饶是贵女们修养极佳,也不免露出惊讶之色。

身份高的贵女顾及太后和天子的关系,会有些顾虑,但在宫中有个好处,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三位皇子尚且未出宫开府,又未娶正妃,总是个不错的机会。

身份低些的贵女则是更想争取,她们的父兄不得重用,若得太后懿旨赐婚,总是一份荣耀。

福安长公主又是个痴傻的,也不必费心服侍。

大家各自盘算起来。

此时她们不免有些后悔,在遇到长公主时应该表现得更和善些。

“安阳侯府的顾昭姑娘可在?”掌事嬷嬷再次开口。

顾昭一惊,忙起身站了出来。

“民女在。”

听了她的自称,在场的人不免暗自发笑。

她甚至不是官家出身,听着就像是依附于侯府的穷亲戚,只有一张脸罢了——

早在初到沁芳园时,她出众的容貌已经引起大家的关注,当真是眉黛春山,秋水剪瞳,面若芙蓉色,如同明珠朝露般夺目。

众人此时又不免庆幸,这并不是选皇子妃。

“哀家属意你为长公主伴读,你可愿意?”这次周太后亲自开口,慈眉善目的问。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顾昭身上。

有不屑、有羡慕、有意外的……顾昭顶着莫大的压力,垂首行礼道:“多谢太后娘娘、长公主的抬爱,民女才疏学浅,恐不能服侍殿下。”

出乎众人意料的,顾昭竟开口婉拒了。

顾昭身份低,安阳侯府也并不显赫,若能有太后的关照,对她自己来说是百利无害的。

周太后闻言也并不生气,微微笑道:“这样罢,你先试一试。若果真不合适,哀家也不勉强你。”

话已至此,再拒绝就是不知好歹了。

顾昭站出来行了大礼,恭声道:“民女谢太后娘娘恩典。”

答应太后倒是容易,可她如何在天子面前交代?

顾昭欲哭无泪的想着。

与此同时,沁芳园的事也传入了天子耳中。

李翾听说顾昭帮了长公主还出了些风头时,就知道太后的人选不会再有别人。

若连最基本的友善都没有,怎么给长公主当伴读?

在别庄时他就看出顾昭虽是性子柔,却很有主意。她认定的事情,因心里的善,反而让她在某些事上无比坚定。

那日提醒他是一次,救了小狼崽又是一次,还有今日的事……

“召怀霜回来。”李翾没说别的,只淡淡的吩咐了一声。

张卓英猜到天子意思,立刻答应着去办。

只是他还没离开,又被天子叫了回去。

李翾若有所思的道:“待到太后那边散了,将顾昭接过来。”

***

直到登上安阳侯府的马车,顾昭还如同在梦中一般。

随她一起的梁蓉碍于外人在,沉默着没有说话。等车帘落下后,她正要开口,就听到车夫在外面说:“两位姑娘,马车出了些问题,已经抓紧在修了。”

听到不能立刻离开,梁蓉心浮气躁的往外看了一眼,见果真有人拿着工具在修,只得将帘子摔下。

“顾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梁蓉压低了声音,听起来竟有些咬牙切齿。

还不待顾昭想好理由搪塞,只听外面又有人说话。“顾姑娘可在?”

顾昭将侧面的车帘掀开一角,应了一声。

“长公主有话想跟您说,还请您随奴婢过去一趟。”马车外的宫女顾昭没见过,许是永寿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