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他想通了.

冯嘉幼狐疑地看着他:“你回去拿刀做什么?”

“我……”谢揽将要抛下她离开, 不敢与她对视。

视线下移,又瞧见她只穿一层薄薄的寝衣,不该看的一眼扫见。

他赶紧转身将敞开的房门关上。

随后谢揽选择看着她的脸:“我担心今晚有人劫狱,需要拿件兵刃。”

“皇城脚下, 来大理寺劫狱?”冯嘉幼心道这也未免太悚人听闻, 她爷爷当了二十年大理寺卿, 也没遇到过。

但她不反驳,毕竟从前大理寺也没抓过疑似少寨主的疑犯。

谢揽又问一遍:“刀放在何处?”

冯嘉幼秀眉一蹙, 再度目露疑色:“大理寺内多得是兵刃, 你为何非得要那柄苗刀?”

谢揽实话实说:“我用着趁手。”

冯嘉幼怎么看他都不对劲,半个时辰前还好端端的, 出门一趟的功夫,像是变了个人。

不知是不是被这身夜行衣趁的, 有几分阴沉沉,令她有些慎得慌。

而且他始终站在门口位置, 不往前挪一步, 之前那股被他刻意营造的疏离感又出现了。

冯嘉幼不满:“那是你提亲时的聘礼, 既送给我, 还想要回去?”

谢揽沉默。

他也不想将送出去的东西要回来, 那柄苗刀确实是他最擅长的兵刃。有二叔在,沈邱今夜不会暴露他, 但想杀出京城肯定不容易, 他需要它。

今晚不走,往后更难。

就算他能咽下去这口恶气, 不顾自己在西北的脸面, 先让义兄暂时代替他接受诏安。

下一步, 这假诏安没准儿就会变成真诏安。

北地人没有中原人心眼那么多, 更崇尚武力,谢揽习惯了以武力解决问题。但不爱动脑子,不代表他不会动脑子。

二叔一贯主张接受诏安归顺朝廷。

刚才他与沈邱对阵,二叔不劝,一副料定他不会走的态度。

因为二叔知道他的刀在冯嘉幼手里,认为他过不了冯嘉幼这一关。

谢揽开始怀疑,二叔让他和冯嘉幼成亲,存的心不只是贴身保护她那么简单。

是美人计。

是想他英雄难过美人关。

最终率十八寨归顺朝廷,成为朝廷安固西北的刀,算盘打得啪啪响。

谢揽自认不可能像裴砚昭那么没用,为美色折腰。

但也无需证明,趁早脱身才是。

而二叔和沈邱那么本事,少了他自然还有别人去保护冯嘉幼的安全。

谢揽定了定神,道:“我没想要回去,今晚拿来杀贼,用完立马还给你。”

冯嘉幼质问:“你之前连牢房都不准我去,说新婚去牢房不吉利,一眨眼你就要拿着聘礼去杀贼?你究竟哪句真哪句假?”

谢揽:“……”

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

冯嘉幼不由生出几缕烦闷,这男人究竟是怎么回事,总是忽左忽右,反反复复的。

前一刻还主动牵她,下一刻就将她推开。

从前伤着右手时,是不是连脑子也一起伤到了?

象牙梳子往桌面一放,冯嘉幼用了点手劲儿,颇响。

落在谢揽心头,微震。

他不是害怕冯嘉幼,非得这样小心翼翼。

还是那句话,她没有做错过任何事,相反的,从小在承受二叔带给她的灾难。

如今谢揽无暇去安排死遁,可能会就此失踪,这不是和二叔当年一样?

刚出生父亲失踪,才成婚夫君失踪,她到底是造了什么孽?

昨日谢揽还在心中指责过二叔不负责任,今日自己就要重蹈他的覆辙?

真要这样一走了之?

之前二叔险些被她抓住,她束手就擒,与他一起被俘。

他不是心中感动,暗自做出过承诺,赤鎏金这事儿结束前会一直保护她?

大丈夫言而有信,岂能出尔反尔?

不对!

谢揽此时才突然反应过来,二叔当时为何非要带上冯嘉幼,不就是为了让他产生这种想法吗?

二叔果然是在算计他!

谢揽再次拿定主意,搬出自己的野心家外壳:“你不是整天希望我能早些晋升?我不想错过这个立功的机会,只要能立功,就是好彩头。”

冯嘉幼复杂的看了他一眼:“谢郎,你还没放弃抓贼立功这条路呢?”

听听这说的什么话,谢揽无语:“我身在大理寺,不抓贼我抓什么?”

冯嘉幼紧张地站起身:“你穿着夜行衣,还问我要刀,莫不是准备图谋什么大计不成?”

谢揽道:“等我做完事再告诉你,你先将刀给我。”

冯嘉幼见他这坚决不可更改的模样,真是头痛极了。

两次进京考试,两次因为打架伤了手。

还有上次在书楼,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还能被擒。

他到底是凭借什么自信总认为自己有本事抓贼立功的?

冯嘉幼是真的怕了,是不是每一株参天大树在小树苗时期,都这么难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