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新的跟随者(第2/3页)

还得从长计议。

-

密州城外,一名官差行走在春天的官道上。

五六名差役,领着一行带着重枷的人犯,面带冷漠,不时对人犯施以皮鞭,令他们行走快些。

人犯之中,一名二十七八的年青人身行单薄,头发凌乱,身形摇摇欲坠,却还是咬着牙坚持走在这坎坷的道路上。

然而,再走了数里,整个道路突然平坦起来。

“果然,大哥说得没错,”一名官差笑道,“这密州的官道修缮之后,就是比那北边的青州好走。”

“再好走,那也得绕路啊,”为首的官差翻个了白眼,嫌弃道,“若不是上边吩咐,咱们哥几个,走御河的水路,就能将这几个送到沙门岛了,如今可好,还得绕道密州,就为了在路上多走几天。”

“唉,咱们这些小的,当然得听上峰吩咐,没有别的路,再说了,我听闻密州的羊毛便宜,回京城的船也多,回去必然方便,若能带上些货,还能赚到不少钱呢。”另外一名官差笑道。

几人说说笑笑,声音毫不掩饰,更让周围其它犯人将怨恨的目光投向那二十几岁的年轻犯人。

他们是领了上司的命令,好好搓磨这个姓陈的,他胆子太大,居然敢掺和到太子之位的争端里,向朝廷举报蔡相想要动摇东宫之位。

如今官家已经重新招蔡相入朝,封为太子太师,没几日便要重新执政,当然要给杀鸡儆猴,给一些不识相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如果这小子受不住,死在路上,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犯官流放,本来就是听天由命,活不活,那全看天意,他们只是按着规矩来罢了。

走到天黑,便到了密州城的驿站,他们一行人终于有了休息落脚的地方。

那些犯人当然是没有睡驿站客房的机会,只能去柴房和马棚蹲着。

只是当第二日醒来时,他们发现那姓陈的犯人已经烧得满脸通红,昏迷不醒。

这正是他们要的,自然也没有给他请个大夫,而是几鞭子抽醒他,让他继续上路。

如他们所料,这人没走几步,就又倒了下去,于是官差又用力抽醒他,让他继续行路,反复几次后,无论他怎么抽,这个男人也没有醒过来了。

于是他们找了个无人的小树林子,将他丢弃——总不能还给他挖个坑吧?

在场的官差和犯人可都看到了,他们可没杀人,是这犯人受不住路途奔波,病死在路上的!

等回到东京城,报一个病故就是了,他老子陈瓘当初公然上书奏请治蔡京等人结党营私、误国误民之罪,这刚刚上路,就有好些蔡相的门生私下联络上峰,要求给他老父亲一个丧子之痛了。

然而,在这些官差离开之后,很快便有人来到这片小树林。

顿时,便响起一声惊天怒吼:“哪个天杀的,把死人丢在老娘的蜡林里?!”

……

赵士程带着一个小孩子,在七里坡的小镇里,从容地走下马车。

小孩面带惶恐,三岁多的样子,把自己的手死死藏在兄长的手心里。

旁边,一名面色苍白的妇人忿忿道:“这是什么名医,居然连郡王府都请不来,等给我儿治好了手,看我不关了他们的铺子!”

赵士程翻了个白眼,没有理她。

这是他的八弟,天生手指粘连,被他父亲所不喜,很少出门。

但平日里府里就那么大,赵士程偶尔转院子,总是能看到这个小孩儿好奇地在门缝里瞅来瞅去,他曾经去看望他们母子,但总是被他的母亲用戒备的目光盯着,仿佛一只母兽,为了避免更多纷争,赵士程便很少去看他们,只是送一些小孩儿玩的礼物。

不过小弟长到如今,差不多也该把手治疗一下,如今陈家大夫的医术在密州是鼎鼎大名。

赵士程也是预约了时间,才给排到的位置。

他当然可以把陈家父女都邀请到家里来,但这样太耽误时间,而且也没有合格的医护。

嗯,是的,如今陈家父女的医馆,已经有医护了,包扎、换药,熬药都是两人的徒弟的帮手来做,这里如今是密州最大医馆,每日收容数名重病人,有几十个铺位,面积占了十来进房间。

这里还提供了治疗贷款,凡是无钱治疗的,都要签下契书,需要多久归还之类的,这也是医馆扩张到现在的最大原因——密州的不少病人,家里都有钱了,敢来治病了。

陈家父女如今也早就不用猴子来解剖了,大蒜素的使用让他们敢动手了,密州商贸繁华,来往便有很多病例,有些外伤,如断指、刀伤,足够他们解剖探看,一些脏腑之疾,就用尸体,他们愿意捐棺材,只要用尸体家属愿意让他们开胸验看是何原因,产生疾病。

棺材可是贵重物品,很多贫家,在纠结许久后,都愿意将病故的亲人,给医官探看,换来一具棺木,得有阴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