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想想办法(第2/2页)

……

数日后,童贯先是收到刘法的那十五万大军的战绩——刘法与西夏右厢军战于古骨龙城,大败敌军,斩首三千级。

这是很亮眼的大胜了,童贯十分满意,足够让他向官家请功,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全歼这支西夏军——

但很快,一名士卒飞快入内,传来急报。

骤然读出其中内容,童贯眼珠子都险些从眶中滚出来,几乎是嘶声道:“什么,拿下了应理城?!”

这个消息简直如地震一般地传遍了诸军,若不是对刘仲武有些了解,童贯都想知道对方是不是谎报军情了,需知战场之上,攻城最难,童贯一向不太干涉诸军如何攻城,昔日那些颁发“阵图”按军阵打仗的陋习,在神宗年间已经好上许多,西北军更是很少,但他也实在没想到对方会深入西夏境内两百里,拿下应理城……

但他统领西夏多年,最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于是立刻起身道:“去,领中军,前去支援刘仲武,我们需在零波山口筑城,只有守住零波山,方可守住应理城!”

零波山与黄河,都是会州门户,只要占据这里,就能及时支援应理,否则,应理就会只是一座深入夏境的孤城,一旦占据了这里,应理便是能随时威胁兴庆府的尖刀。

-

大宋与西夏战得如火如荼,赵士程收到了的刘仲武的消息时,已经是二月了,这知道这次火炮此物已经封神,这才放下心来——他看了此战,其实有些取巧,一般城墙附近都没有山石,这次却是用炮火炸开城门,出其不意,下次有了防备,可能便没那么容易了,毕竟炮火也是有限的。

不过,这次之后,硝田这东西,就不是如今这样不紧不慢地布置了。

赵士程敢打包票,等不到他回京城,就会全面开花。

如此一来,就算金人南下,大宋军队也算有些底牌,不会像历史上那样,被金军动不动地屠城了。

他也踏上了南下京城的路……虽然有点想再等一年,但考虑许久后,他还是没有再折腾老赵,毕竟老赵也不容易,最重要的是,他得去布京城的局了。

总不能真让画宗来个靖康之辱吧,要知道靖康之辱可不只是二帝雪乡游那么简单,甚至宗室被掳走宗妇做价五千贯一位赔给金人都不是最惨的,最惨是太原到汾州一路,二十万大军尽灭,皆被屠城,整个河北路失陷,凡是不降的城池,尽皆被金人屠杀,荆州、江南一带各种反贼肆虐乡里,南宋花了十年的功夫,才把南方平定下来。

河北山东一地再归汉族治下,得等三百年后的朱元璋出世了。

画宗必须死。

但光死他一个人没有用,他还有很多儿子……

得好好想想才是,要怎么既没有靖康,又能把他们全数打包,送雪乡送地府都好,就是不能留下。

……

他的船只才到洛阳,就又收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赵桓被画宗立为太子,大赦天下。

这并不让人意外,赵桓既嫡又长,虽然母亲去世了,但支持他的臣子非常多,尤其是如今不少人想立三皇子为太子,引起了画宗的警惕心,这次册封,估计能让很多人安静下来。

而赵桓的党羽都已经在先前陈瓘一事中被剪除了——对了,这次太子册立,陈瓘应该会被赦免,倒是他儿子陈行舟,已经向朝廷报了死亡,以后想要他们父子再相见,怕是得等画宗过世才有机会啊!

回头把这事给行舟说说,虽然他远在北方,但知道父亲没事,肯定会很高兴,也顺便问问他要不要把他活着的事情告诉他父亲……

不过以行舟如今的性子,怕是不会告诉,毕竟他老爸年纪大了,再让他每天为儿子担心,估计是行舟不愿意看到的。

他撑着头,想着将来,头更痛了,干脆倒在床榻上,明天再想这些事情。

走一步看一步吧。

对了!

他又坐了起来。

也不知道城里的哥哥们是不是都在,那些外放的,要是近一点的,应该也可以用用,以及,既然到了京城,张叔夜在户部,那应该可以从他那找到一些官吏的名单,把那些在十年后经住了历史考验的人物,都收藏起来才是。

杭州再过几年就会在方腊起义里被付之一炬,也得派个人过去守着才好。

就比如山东那边有山水,辽东那边有行舟,西北那边有张克戬。

只有他们认真做事了,他赵虎头才可以轻松地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