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2/3页)

白歌这一夜睡得格外的沉,许是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多耗费心力,也或许是她身体被折腾的厉害,反正在简单填饱肚子之后,总感觉疲惫不堪的她很快就进入了梦想。

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日快晌午时分。

许是小招觉得她这些日子不好过,便一直没叫醒她,任由她睡到了日上三竿。

白歌被小招侍候着简单洗漱一番,又喝了一碗苦的要命的补气汤药,才坐到桌前用午饭。

正吃着,边听小招犹犹豫豫的道:“姑娘,我刚刚去厨房的时候听说大姑娘昨晚上发了急症,连夜请大夫上门了。”

白歌挟菜的手顿了下,有些疑惑道:“前日不是已经请太医看过了么,怎么竟是病得更重了?”

小招摇摇头,她也不太清楚,不过是听下人们说起来才知道的。

白歌一边心中思量,一边慢慢吃完了饭,在屋里枯坐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去看看戚白玉。

不管自己和戚白玉的关系实际上有多少恩怨,明面上自己也是因着戚白玉才住在这谢府的,她病的重自己不去探望,不管是在谢府的主子们还是下人们看来,心里都会泛嘀咕的。

白歌唤来小招,简单拾掇了发髻,赶着太阳还未落山,换了身衣裳便往玉漱院行去。

玉漱院。

空气中的药味比前两日更浓了,白歌一进去便被这味道呛的想吐,她这两天也在喝太医开的药,闻着便能想起来那药汤苦涩恶心的味道来。

院子里的丫鬟见了她,行礼问候了两句,便将白歌引入屋内。

白歌走进去,见云香正在服侍着戚白玉喝药,半坐起来的戚白玉脸色看着比前日她见到的还要难看许多,脸色蜡黄里透着淡淡的青。

戚白玉见了她,似是被汤药呛到了一般,忽然别过头去撕心裂肺的咳了起来。

白歌被她这般剧烈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捞起旁边桌上的茶壶倒了杯水递过去。

戚白玉仍旧咳个不停,似乎是下一刻就要咳出血来。

云香赶紧接过白歌递来的水杯,要往戚白玉唇边送,却被戚白玉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挥开了。

好一会儿,她喘匀气看向白歌,虚弱的笑了一下:“我这身子着实不太好,没吓着妹妹吧。”

白歌看着她抿了抿唇,还是关切的问了一句:“大姐姐怎么忽然一下病得这么重了,大夫怎么说?”

戚白玉刚想说话,却又忍不住咳嗽起来。

一旁云香帮她拍着后背,替她回答道:“大夫说夫人前些日子受了凉,又思虑过度,寒气侵体排不出才会这样的。”

白歌皱眉听着,心里觉得戚白玉这身体底子确是差了些,难怪与谢尘成婚数年也没要上子嗣。

戚白玉止住咳嗽,换了换,柔柔笑道:“妹妹既然来了,就多坐一会儿吧,这谢府冷清的很,我也没有旁的亲人,有你在这陪陪我,多少能让我有些安慰。”

白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拒绝。

戚白玉让云香去书架上随便取一本佛经来,让白歌念给她打发时间。

白歌接过云香手中的经书一看,竟是佛教经典《百喻经》,主要都是些传扬佛教精神的故事。

她也没推辞,便从中随意选了一篇念了起来。

白歌念的第一篇故事,便是《杀商主祀天喻》。

故事讲的是有一群商人想要到大海寻宝,便找了一位领路人带路,可中途路过一座天祠,需要活人祭祀才能通过,商人们商量后便将领路的向导祭祀给了天神,可却发现向导死后再也辨不清方向,最后全部穷困死尽。

白歌的声音轻轻柔柔,带着一点江南特有的甜软腔调,可在戚白玉听来,却是心中发凉背生寒意,她也不知白歌是不是反应过来了什么,有意挑了这样一个喻指恩将仇报的故事来念给自己听。

念完一个故事,书页翻过的“沙沙”声响起,白歌又开始念起了下一个,这次是《宝箧镜喻》。

大概讲的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欠了很多的债,无力偿还,只得逃走。一日,他逃到了荒凉的田野里,看见一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宝贝,但有一面镜子盖在上面。正当他想取那些珍宝时,却被镜子中的自己吓得缩回了手。

戚白玉闭着眼睛,声音钻入耳中却令她更加不安,不断思考着白歌讲这个故事的目的。

她是讽刺自己心中有鬼,所有才会见到她吓得不断咳嗽,如惊弓之鸟吗?

接下来,白歌又念了《驼瓮俱失喻》、《入海取沉香喻》、《债半钱喻》

躺在床上的戚白玉却觉得浑身难受,白歌念得每一个故事她都觉得像是可以喻指什么,在隐晦的讽刺着自己。

没多时,她的额头上就沁出了汗珠来。

“大姐姐这是怎么了,怎么出了这么多汗,是不是哪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