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页)

卫子英见到她们姐妹时,吕柳大大方方喊了一声许曼如许外婆,而吕丹却一声不吭,挪了挪脚,站到吕柳身后,通身都携着股怯懦。

她这性格已经定型,这辈子怕是没办法改变了。

不过有几个强势的姐姐帮扶着,想必也不会让她吃亏。

见过故人,卫子英在外公外婆家住了两天,等到第三天苏步青和许曼如去了陇城,她就让杨志标带她去了科大。

科大位于江城郊区,前身是哈军工大学,后来分成了好几个学院,其中一个就在江城,并改名为国防科技大学。这儿,是华国科学家的摇篮,每个学子,都是未来华国科技的希望。

以前任文翰想让卫子英读的少年班就在这座学校里。

卫子英在这所占地极广的学校里逛了一圈,然后就跟着杨志标,一起去见任文翰。

任文翰知道卫子英今天会来学校,早早就在家里等着她,一起等她的,还有两个带着眼镜,满身清逸的老者。

这两位老人看着很儒雅,一位是国内极有名气的物理老教授,一个是航天研究院的科学家。

这两人,今儿是特意来接卫子英的。

本来今天该是他们的警卫来接卫子英的,但两老人家按捺不住,亲自来了。他们听闻卫子英的名字已经很久了,对她特别好奇,都想看看,这个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把华国科技带上另一个领域的小姑娘,到底长什么模样。

当看到梳着两个小马尾,穿着一件粉红色短袖,连凉鞋都是粉红色的小女孩时,两位老人家忽地不知道该说啥了。

这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天真小闺女嘛……

这两年华国出现的那些东西,真的是她弄出来的?

“英子,任爷爷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科大物理系的陈教授,你叫他陈爷爷就好,这位是邵老,航天研究院的教授。”

一旁,任文翰似乎早就料到了两个老人的反应,呵呵一笑,忙不迭把卫子英拉过来,介绍给两位老人家。

卫子英嘴巴很甜,一弄清楚两位老人身份,乌黑眼睛一亮,没一丝胆怯,张嘴就喊人:“陈爷爷,邵爷爷好。”

邵教授回神,赶紧应道:“嗳,好,好……”

“咱们一请,二请,总算是把卫小同学请来了,小同学,你可真不好请啊。”邵教授和蔼一笑,打趣道。

“可不就是,卫小同学是怎么想到把核废料再利用,做成新型燃料的……”陈教授一生研究物理,核物理也在他的研究范围内,卫子英那份从海城送来的核燃烧资料,有些细节实着让人惊艳。

他就想知道,眼前这个小姑娘,是如何开阔思维,另辟蹊径,把核废材利用起来的。

卫子英朝陈教授甜甜一笑:“大家都在研究,我就跟着试试一起研究了。邵爷爷,我在读书,不能随便来江省。”

陈教授:“就你的知识积累,来咱这儿教学生都成,还用得着去学校。”

卫子英歪头:“我还没有十二岁,必须读书。”

陈教授哈哈一笑:“也是,还没十二岁,是得读书。”

几人谈笑了一会儿,两位老教授似乎很忙,双方熟悉后,一下子就转入了正题,说要带卫子英航天研究院。可任文翰这儿却有点不放心,他的研究室,正在研究空间纳米技术,而他则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

虽然卫子英这里创造出纳米概念,但要将纳米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却还得有无数试验才行。

当初卫子英纳米空间概念一出,就提出了研究方向,那就是研究0.1——100纳米的微细粒子,根据这些微细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研究纳米生物与纳米机械……

他的实验室,目前已经掌握微细粒子的运动规律,但要怎么用到生物与机械上,却还待研究,他想问问卫子英这个提出空间纳米的人,该如何运作。

卫子英心里装着航天研究院那边的火箭发射来着,不想在任文翰这儿耽搁时间,走时只说:“任爷爷,你不如去找几个电力研究院的人来一起探讨一下,咱们国内刻蚀工艺不是比国外要落后一些吗,你到电力机械研究院那边瞅瞅,他们不定能有办法,将纳米技术运用到刻蚀工艺上。”

这的确是纳米技术诞生之后,最先被运用到的地方,怎么操作,卫子英还不大清楚,得研究过才明白。但这种研究又不是非得她来做,以任文翰爷爷这儿的条件,再配合上电力机械那边,要不了多久就能出结果。

任文翰听卫子英提到刻蚀工艺,脑中灵光一闪,忽得找到了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他也不留卫子英了,等卫子英跟着陈、邵两位教授离开后,他拿纳米技术的文件,就往电力学院那边走去,准备去找自己的老伙计探讨一下。

而另一边,卫子英则跟着两位老教授来到了江省的军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