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嫡女皇后(十九)(第2/4页)

平阳侯夫人也无奈的叹了口气,她虽然心疼女儿与侄子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这关乎到侄儿一辈子的名声,确实不可强为。

若依很快就岔开了话题,与平阳侯夫人聊起了平阳侯府的家常事。

最近平阳侯生病了,心病,因为若依刚刚拒绝了平阳侯想升官升爵位的要求,并且跟先帝一样将平阳侯给闲置不用,这把做梦都想有一番作为能身居高位的平阳侯给气病了。

杨宏倒是有几分本事,若依使唤起杨宏这个便宜哥哥来也是毫不心疼,在朝堂上有什么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她都派杨宏去干,一是因为杨宏作为摄政太后嫡亲兄长身份够高贵,压得住人,不怕得罪人,二是因为若依也不心疼杨宏,可以把人尽情的使唤。

杨宏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他干得乐颠颠的,认为这是妹妹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给若依当牛做马全年不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有时候平阳侯夫人还会对若依抱怨几句她把杨宏安排的差事太多了,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几次家,她的孙儿都不认识亲爹了。

若依就对平阳侯夫人装可怜诉苦:“娘,先帝去得早,陛下又年幼,我年轻没什么依靠,如今独掌大权,手里却没什么可靠能用的人手,女儿只信得过哥哥,这些事情都很重要,只能拜托哥哥帮我办了。”

平阳侯夫人就心疼起女儿在皇宫里四面楚歌的艰难处境了,立马改口说:“你哥哥办事还不错,你有事尽管吩咐你哥哥去办,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

若依搞定了平阳侯夫人之后,就可着劲儿的使唤杨宏。

当杨宏办好了差事之后,若依给杨宏封赏,不是封赏他母亲就是封赏他妻子,唯独很少封赏他本人,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哥哥你还年轻,又是我的亲哥哥,我担忧朝中有人嫉妒哥哥,说哥哥是靠裙带关系升官的。所以我现在得避嫌,哥哥立了功就先封赏母亲和嫂子,待哥哥积累足够的资历后,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封赏哥哥了。”

杨宏被若依给忽悠得继续给她白打工,而杨宏的妻子因为自己的诰命升上去了,一点儿也不介意自己丈夫的官儿还没升上去。平阳侯夫人觉得都是自家人,什么封赏不封赏的,说这个多生分。

只有平阳侯在意,可是平阳侯说话没人搭理。

平阳侯夫人在若依面前跟她聊起了平阳侯府的家事,譬如杨宏的儿子如今都开始启蒙了,杨若云出嫁后日子过得很不错,刚刚带着儿女随丈夫回京述职了,陈姨娘悄悄的在接济陪着周承安一起圈禁在四王府的杨若菱……

若依静静的听着平阳侯夫人絮絮叨叨的说着的这些家常事。

待到了平阳侯夫人出宫的时辰,若依起身说:“娘,我送你。”

平阳侯夫人连忙拒绝:“不用了,你派个人送我就好,你堂堂太后送我一个臣妇做什么?”

若依伸手挽住平阳侯夫人的手臂,笑吟吟的说:“我是太后,你就是太后她娘,比我厉害呢。而且女儿这不是想继续跟着娘一起散散步,说说话么。”

平阳侯夫人拗不过她,只好任由她陪着自己一起朝宫门走去。

一路上遇见的宫女内侍和侍卫纷纷对若依行礼:“拜见太后娘娘。”

这独一份的尊荣看得平阳侯夫人高兴又心酸,高兴女儿身份尊贵无人胆敢不敬,心酸女儿日子过得尊贵却孤寂,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未来余生只能在这皇宫里熬到死。

平阳侯夫人的心疼,若依半点不觉,她忽然盯着巡逻到这边遇见她就下拜行礼的侍卫们中的一个年轻英俊的侍卫,盯了一会儿,开口问:“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出身?”

被若依点中的那个年轻侍卫抬起一张英俊的脸庞,在目光触及若依凤颜时,又慌张的低下头,恭敬的回答说:“启禀太后娘娘,微臣名为曹立诚,乃是安宁侯府曹家旁支子弟。”

若依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又挽着平阳侯夫人的手继续往前走。

平阳侯夫人好奇的问:“你怎么突然关注起那个小侍卫了?”

那个叫曹立诚的年轻侍卫虽然跟安宁侯府是亲戚同族,但曹家是一个大家族,像曹立诚这样的曹家旁支小辈不知几何,虽然和曹立垣一样都是立字辈的,也同为曹家子弟,但出身在嫡支和出身在旁支,就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平阳侯夫人作为曾经的安宁侯府嫡出大小姐,她对曹家那些旁支族人的看法就是一群需要安宁侯府帮衬的穷亲戚,实在不必在意。

若依微微一笑,说:“娘,你难道没有发现,那个曹立诚的眼睛和表哥有些相似吗?”

平阳侯夫人并不奇怪,说:“都是同族,稍微有点相似之处也很正常。不过大概也就是眼型有点像,整张脸看起来和立垣就不怎么像了。倒也难为你一眼看出他眼型和立垣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