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我是女主的对照组(二)(第2/3页)

所以贺纪源和陈霖这两人身上的秀才功名,其实并没有那么吃香,反而在朴实的乡下人看来,他们的读书人身份反而是减分项。

因为读书人就意味着不下地干活还要花很多钱去买那不能吃也不能喝的书本笔墨。

因为他们这地界儿几十年来从未有人考中过举人,所以村里人其实是不看好两人考举人的。

贺纪源和陈霖在婚恋市场上,读书人的身份反而更受乡下人家的挑剔,他们更在意贺家和陈家的条件情况和愿意给多少聘礼。

贺家有几十亩良田和一座青砖瓦房,这条件在乡下也算是很不错了,所以家境还是不错的许家就愿意与贺家结亲,看不上穷困的陈家。

而陈家就只能选择家境相对来说不怎么样的宋家的女儿。

自从与宋家订亲之后,陈母其实看着贺家订亲的是许家女儿,心里是有些不得劲的,总觉得儿媳妇上也输给了贺家。

自家儿子和贺家儿子虽然是好友,但陈母还是会不自觉的拿自家儿子与贺纪源进行对比。

结果贺家条件比自家好不说,贺纪源每次考试都压自家儿子一头,现在就连娶媳妇,贺纪源的未婚妻家境也更好。

至于宋家女儿长得比许家女儿更好看这一点?这算什么优势?儿媳妇长得太漂亮岂不是会让儿子沉迷女色不用功读书了?这在陈母心里反而是减分项。

现在两家媳妇意外调换了,陈母想到贺家精挑细选的儿媳妇竟然落入自家碗里了,她能不高兴吗?

贺家就算不甘心,也只能认命了,毕竟两家都拜堂洞房了,木已成舟,板上钉钉了,也没法换回来了,除了认命还能怎么办?

于是陈母就温言软语的安慰了‘吓得不知所措’的许环:“好孩子,你别怕,虽然是发生了意外,但既然你都嫁到我陈家来了,那自然就是我陈家的儿媳妇了,你与贺家的婚约自然会换回来。”

许环顿时心中大喜,她等的就是陈母这句话。

不过她还是表现得十分温柔小意的样子,对陈母说:“那,那我就一切听娘的。”

陈母被许环这一声‘娘’叫得心花怒放。

两家新娘子意外互换这种乌龙事件自然是要解决的,解决的办法当然不可能是重新把新媳妇换回去,那么只能把亲家给换了。

隔壁村刚把女儿嫁出去的宋家人和许家人被请到了贺家来商议事情。

陈家人也来到了贺家。

把贺家作为商议地点,自然是因为贺家的房子最大,容纳得下这么多人,贺家的房子也是最阔气的,适合拿来待客。

贺家还把两个村子的村长也都请来做见证。

所有人齐聚一堂之后,贺纪源站出来把事情说了出来。

在场不知情的那些人全都震惊得目瞪口呆,两家邻居同一天娶亲,结果迎亲队伍出现了意外,新娘子稀里糊涂的被互换了,上错了花轿嫁错了郎,都拜堂洞房了第二天才发现娶错了媳妇。

这种乌龙事情竟然都能发生?

宋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在震惊之后就高兴了起来,毕竟之前的姑爷可比不上现在的姑爷,陈家的条件也跟贺家完全没得比,宋家能跟贺家结亲,那真是赚大了。

而许家则是感觉如遭雷击,好好的家境殷实的亲家变成了穷得需要他们帮衬的亲家,这谁乐意啊?

可问题是生米都煮成熟饭了,不乐意还能怎么办?许家人都不敢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就怕陈家人看见了对他们家女儿不好。

两个村子的村长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但好在宋家与许家关系不错,而贺家和陈家的关系也好,两对新人在婚前也互相都不认识,婚前没有感情基础,都是盲婚哑嫁,所以互换了亲事,除了许家人心里有点不乐意之外,倒也没有任何人表示不满和反对。

大家和和气气的商量重新归还庚帖和聘礼的事情。

同样也只有许家人感到不满,毕竟要把贺家送到自家来的丰厚聘礼送给隔壁的宋家了,他们家只能得到陈家那寒酸的一点聘礼。

但许家人是真心疼爱女儿的,也舍不得许环以后日子过得差了,所以为了让许环在贺家站稳脚跟而特意多给的嫁妆也没有收回来,还是让许环同样丰厚的嫁妆抬进了陈家。

陈母看着许环那丰厚的嫁妆,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这个儿媳妇换得好啊!

相较而言宋家给女儿的嫁妆就显得寒酸多了。

不过宋家同样也是疼女儿的,在许家把贺家给的聘礼搬过来给他们之后,宋家人也没留下来,全都给当做女儿的嫁妆又抬进了贺家。

宋家条件是不好,给出嫁的女儿给不出像样的嫁妆,但也不贪图嫁女儿的聘礼,直接把聘礼全塞给女儿做了嫁妆。

之前女配的嫁妆寒酸,也是因为陈家给的聘礼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