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第2/3页)

他走上台阶时,关羽已经将目光扫了过来。

并不温和,但也没有什么敌意,只是很冷淡。

“你有何事?”

“将军!在下,在下当初急于击破于禁,不料兵败……”他满脸羞愧地刚准备剖一剖自己的肺腑,表一下自己“尽管能力不足,但忠心可嘉”的赤胆热血时,关羽却打断了他。

“失城之事,留待来日我兄处置,你这些日子受了惊吓,在家中静养即可。”

陈到在旁边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众所周知,关羽是个“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的人,他待穷苦百姓,待底层士兵,态度都很不错,温和且有耐心。

但这种温和与耐心会随着对方地位的上升逐渐下降。对方地位越高,关羽的要求标准也跟着变高。

比如说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见到他的旗帜也认不出来,不知道该用什么礼仪来对他,甚至无心地冒犯了他,二将军也绝不会发怒,只会呵呵一笑了之。

但如果对方是官员,是阀阅世家出身,同时又没有能令他高看一眼的本事或才学,那二爷的态度可就肉眼可见地急剧下降了。

傅士仁意识到自己在关羽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草包,但他还是咬紧牙关,一定要将话说出来。

“在下已是罪人,自当安分守己,只是主公现下处于危难之中!除了曹贼,还有一难,在下,在下必须直言相告才是!”

对面的眉头皱了起来,“什么危难?”

“将军!陆廉此人,不得不防啊!”

陈到忽然轻轻地吸了一口冷气。

哪怕是一心一意嫉恨她的傅士仁都不得不承认,陆廉不仅配得上名将的美誉,而且更是天下少有的名将!

不用说那些一心一意欣赏她或是崇敬她的人,哪怕是敌人也认可她的实力,并且不吝于交出自己的敬意。

但傅士仁因此想到了一个更加巧妙的攻讦角度:

人生于世,都有父母亲族在,因此才有牵挂,陆廉有吗?不错,她有一个妹妹,但也只是一个妹妹而已。

如果她想要夺权,想要反叛,难道她会在意一个妹妹的死活吗?

将军认为她很忠心吗?不错,她追随主公以来,赏罚分明,作战勇猛,这些自然是好的……但她为什么待百姓那样好,又处心积虑,宁可分出一半的兵力,也要去保护流民呢?

“将军,且细想啊……”

“你说这些话,”关羽听完立刻就问出了问题,“究竟想要我如何处置她?”

傅士仁的眼睛一亮,他急切地上前了一步,“将军!在下一片拳拳之心,不过是想要保全小陆将军!依在下看,她既为年轻女子,又未曾嫁人,不如令主公纳她为侧室,收了她的兵权……”

屋子里陷入了一片寂静。

劝说过后,傅士仁便小心翼翼地上下打量关羽的神色,但关羽既不说话,也没有什么神情。

只有陈到的脸越来越白。

……怎么会有这样的蠢货!这些话与其说是在攻讦陆廉,还不如说是在帮她!

但关羽已经开口了。

这次是问他身侧的这个亲近之人,“叔至也这么想吗?”

陈到曾经同陆廉打过几次交道,但又并不在陆廉麾下,他对陆廉的看法与傅士仁略有一点相似,但总归还有很大的不同。

他总觉得,陆廉是个很好的人,她做事并不是“处心积虑”,而是她发自肺腑就那么想,因此那么做了。

天下扰攘,能坚持每一件事都以德行为标准的人不多见,在领兵打仗的人当中就更少见,因此他十分尊敬这位小陆将军。

但如果哀帝能活到耄耋之年,谁能说王莽不是大贤呢?

而且即使小陆将军自己不曾有拥兵自重的想法,她身边那些人呢?田豫、太史慈、张辽,还有北海的那些人,若是小陆将军居高位时间久了,他们又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呢?

郭嘉的信能写给陆廉,那么来日他会不会写给她身边的人?

别人又会不会写这些信给他们?

陈到因此多了一点心思。

——小陆将军已经打过无数场硬仗了,不如令她守城,在这里暂歇一歇,由关将军领兵北上,迎击曹操。

她已经立了这么多的大功,想来也不会再抢这一桩最大的。

但关羽现下在等他的回答,陈到必须立刻想出一个能够说服他的回答。

“现下外敌未歼,傅将军竟然阴怀嫉害,这样攻讦他人——怕是太心急了些!”他这样冷冷地叱责了一句,见傅士仁脸色发白,又十分温和地看向关羽,“小陆将军一路如此辛苦,二将军,依在下看……”

“世如沸釜,我等尚未能歼敌于垓下,”关羽叹了一声,“你们却想要先杀了淮阴侯吗?”

“……将军!”

似乎是觉得屋檐低矮,关羽从那张有点脏,也有点旧的席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廊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