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7页)

说到底还是懂的太少了,应对方式太单一。

之前这种商家强买强卖的新闻她也稍微看过几眼,但对她来说,看这些新闻不应该仅仅是‘听说过这件事’,更应该知道‘遇到这种事我该怎么办’,而且要学到不止一种解决方法。

这么想着,时天天干脆打开手机,在网上就着她今天遇到的这种事搜了搜,果然看到不少类似情况。

点开热度最高的,翻开评论。

时天天怀着虔诚的心态向评论区里人认真学习,果然触发了新思路。

“原本这种事情也可以报警?”

难道吵架的尽头真的是警察局么?

时天天仿佛触碰到了某种真相。

这么想着,时天天伸出手在床底下掏了半天,终于掏出了一本将近五厘米厚的砖……啊不,书。

——《民法典》。

话说这书还是上个星期17号楼的季清和给的,美名其曰谢礼。

时天天:“……”

可真是太客气了。

当时时天天就觉得,要不是这东西是别人送的礼物,她恐怕连目录都不会翻开。

但等到拿回来她就发现她实在太高看自己了。

因为就算这是人家季清和送的礼物,她也连目录都没有翻开。

可经历过今天这种事,时天天觉得,其实多了解一些法律真的挺有必要的。

至少下次要是像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她完全可以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

于是,时天天怀着虔诚地心翻开了《民法典》第一页。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

三条读下去,时天天目光逐渐呆滞。

啪’地一声,在看到第四条时,时天天再也忍无可忍地合上了书。

“再见吧您嘞!”

这种枯燥的东西就算一时记住,她后面遇到事了也肯定反应不过来,时天天不停开导自己,算了算了,还是别难为自己了。

放下读《民法典》这件事后不久,时天天就被另一件事分散了注意。

她要去医院复检了。

*

第五个任务做完,时天天算了算时间,发现距离她出院居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时天天不仅吃嘛嘛香,体重也稳步上升,马上就快到上升到四十五公斤。

九十斤的体重,相对于一米七的姑娘来说,真的是非常轻了。

但对于之前曾经险些暴瘦到35kg,几乎已经被医生判定死刑的时天天来说,这个体重简直是一个奇迹。

牛医生拿着时天天的检查报告,止不住惊叹道:“她现在的情况很不错啊。”

“身体各器官运转良好,病人的体重虽然增加过快,但看起没有并没有对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负担。而且最令人惊讶的是,小姑娘体内的癌细胞扩散竟然有减少的趋势。照这个情况来发展下来,她再坚持一年多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之前的半年,变成了现在的一年。

这个消息对于宋女士和时先生来说简直太好了。

宋女士拽着时先生的手激动道:“太好了,老时你听到没!”

“听到了。”时先生也很高兴,但他的表现要更为内敛。

尽管是这样,也能看出他这段时间脸上多出的几丝皱纹也明显舒展了开来。

等他们夫妻两人平静下来,牛医生笑着问道:“你们这段时都给病人吃了些什么?平常有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吗?”

了解病人好转的原因,这之后也更方便进行后续治疗。

得时天天这种病的人不多,最后痊愈的也极少,如果能从中得到启发,说不定可以找到治疗这种病的新方法。

宋女士一五一十地答了。

牛医生皱了皱眉,“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殊的。”

得不出具体原因,牛医生只好把一切归结于病人回家后心情舒畅,所以自然而然好转。

毕竟这种情况在并不少见。

出于对患者的关心,牛医生还是提醒了一句,“你们回去后可以记录一下患者的日常饮食与活动,这样万一以后病情有什么变化,也可以及时调整。”

宋女士心头一凛,郑重点头:“好的赵医生,我记住了。”

*

回家路上,听着爸妈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上个月时天天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说到激动的时候还不忘拌两句嘴,时天天暗暗好笑。

就在这时,时天天突发奇想道:“爸,妈,我的身体其实不是吃这些东西好转的。”

“那是什么?”宋女士好奇道。

时天天一本正经道:“其实是因为我吃了一种特效药。只不过这种药还在研究阶段,现在正缺试药员,然后呢我吃了,误打误撞就好了,而且人家还给我发钱,钱还不少呢!”

说完这些时天天自己都笑了。

这也是她从网上奇奇怪怪的新闻里看到的。

据说真的有这种人,不想工作或者嫌工资低,就找一些机构签订协议自愿试药,钱给的是多,不过风险好像也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