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一时间,国子监报名处人满为患。

另一个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地方是算学门口。

在姜纾的举荐下,户部尚书同意了让律学的学子们协助收取“考务费”,因此设置了两个缴费点,一个是户部,一个是算学大门前。

于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

凡是官宦子弟都去了户部缴费,哪怕隔壁就是算学,他们还是选择绕远;与此同时,外地的举子则纷纷涌入算学,哪怕队伍已经排到了大街上,他们还是固执地没有换地方。

究其原因,不过是“信任”二字。

官宦子弟更相信户部,同时也多多少少存在着拉关系的意思,说是每人交一贯钱,据说捧着金条去的都有。好在户部尚书清廉,把金条丢在了那些打歪主意的考生脑门上。

至于那些寒门学子,则更愿意相信同为寒门的算学学生,所以宁愿排队也想在这里缴费。

姜纾毫不吝啬地夸奖道:“你这个主意很好,志愿者计划也好。有了学子们在考场帮忙,不仅能避免意外发生,还能让考生们安心许多。”

楚溪客毫不谦虚:“阿爹继续夸,不要停。”

姜纾敲敲他脑门,当真夸起来:“借钱计划也很好,听说,已经有百余名考生写下了字据?”

说到这个,楚溪客脸皱起来:“真正借钱的不多,都是想留下来做先生的,可是,楚记哪里有那么多小孩给他们教?”

姜纾笑笑,说:“暂且答应下来,之后的事我来安排。”

楚溪客咧开嘴:“我也是这么想的!”明明可以拼爹,为什么还要自己死脑细胞?

话音刚落,就有同窗过来求助。

楚溪客立即支棱起来,去主持大局了。

季清臣踱步而来,看着楚溪客的背影感慨:“这个小崽崽,分明是怀抱利器而不自知。”

姜纾笑笑,唇角藏着骄傲。

严子君强行插到两人中间,清了清嗓子,说:“贺兰走之前对我威逼利诱,让我看着你们,不能让你们之间的距离小于三尺。”

姜纾微微一笑,语带调侃:“下次我会告诉他,不必对子君‘威逼利诱’,子君自会看着清臣兄,不让任何人靠近他的三尺之内。”

严子君顿时结巴起来:“忘、忘书说什么呢,我、我只是被贺兰威胁而已,绝对没有私心。”

“真的?”

“比真金还真。”

姜纾一笑,转而对季清臣道:“清臣兄明日要去梁尚书府上商议考场安排吧?听说梁小娘子今日去银楼买了三支珠钗……”

话没说完,季清臣就被炸毛的严子君拉走,立规矩去了。

姜纾含笑望向西北的方向,久久没有收回视线。

说回楚溪客这边。

最初只是黄丁班的人找他,他尽可能地给出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后来黄丙班的人也来找他了,之后是黄乙班、黄甲班,以至玄字班、地字班、天字班……

到最后,甚至会有国子学那边的人过来和楚溪客商议。

起初是因为楚溪客和国子祭酒的关系,后来见识到楚溪客的办事能力后,这些世家子弟们便渐渐放下姿态,心甘情愿以他为首。

不知不觉中,楚溪客就成了太学志愿者团队的领袖。

楚溪客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从始至终都没觉得这是一项权力,只是当成了义务。

所以,他没有心安理得地享受任何特权,反而事事冲在前面。

说起来,多亏了这一年的折腾,上到户部尚书,下到民间匠人,包括太学主管、国子监的两位司业,以及算学那边的领头人云竹,楚溪客都能搭上线,旁人不服都不行。

所谓“能者多劳”,连日来,楚溪客别说跟他家钟离公子卿卿我我了,忙到后来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累了就在宿舍打个盹儿,睡不了多久又会有人来找。

钟离东曦倒是每日都来,但并不会给他添乱,只是监督他吃好一日三餐,在他忙碌的时候便默默离开,完美地扮演者“贤内助”的角色。

同窗们都被钟离东曦的深情感动了。

甚至有人催促楚溪客:“我看不用半年了,不如科考结束,楚兄就找个时间洞房吧!”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一片笑声。

“半年后就洞房”这个典故八成要随着太学的校史一起传承下去了。

楚溪客的脸都丢光了!

***

终于,到了科考当日。

数百名志愿者齐聚在临时搭建的贡院门口,齐刷刷看着最前方的楚溪客。

楚溪客则巴巴地看着金吾卫队伍里的钟离东曦,一脸傻笑。

他家小钟离为什么会出现在金吾卫的队伍里呢?当然是想陪他一起做志愿者啦!

这段感情中,楚溪客就是有自信的底气,因为钟离东曦给他了。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钟离东曦一身戎装的模样,明明和平时完全不同,可他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