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嘎嘎”声听着也愈渐清晰起来。

直到绕过一片灌木丛,出现了一个小土丘。

楚溪客刚要往上爬,就看到土丘顶上露出了一个小白点,随着沙哑的“嘎嘎”声,白点越来越大,变成一颗小鸭头,是雪白的羽毛,嫩黄的小扁嘴……

是记仇鸭!

记仇鸭原本是小心翼翼地叫着,直到看见楚溪客,声音突然嘹亮起来,充满底气,圆圆胖胖的小婶子也一摇一摆地俯冲下来。

楚溪客几乎喜极而泣,张开手臂往上爬。

一人一鸭在土坡上相遇了。

楚溪客半蹲着,把浑身脏兮兮的小白鸭抱了起来。

小白鸭为了保持高冷,挣扎着啄了下他的手,力气却是很轻、很轻的那种了。

山坡下,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这一次,没有人再像沙漠里那次,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是一只鸭子”。即便有些人最初不理解楚溪客为何如此兴师动众,然而,看到小白鸭奋力奔向楚溪客的模样,也就明白了。

即使它不是“白鸭神”,只是一只普通的小鸭子,也是有情感,有灵性的。

楚溪客收拾好心情,抱起小白鸭打算回家。

小白鸭却从他怀里跳了下去,然后转身朝着土丘那边“嘎嘎”叫。

紧接着,土丘上就出现了一个、两个、三个……足足十八个小白鸭,不、是大白鸭!

虽然有的脑袋上还顶着一片灰毛,也有的羽毛夹杂着其他颜色,但大小和体型已经接近现代的大白鸭了。

这些鸭子身上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伤,有的尾巴秃了,也有的耷拉着半边翅膀,看起来战战兢兢的,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更让神奇的是,居然有一只圆墩墩的小黑兔混在鸭群中。

等等!这不是那些穴兔中的一只吗?什么时候越狱的,还和小白鸭混在了一起?

该不会……两小只半夜约在这里打架,偶遇鸭群了吧?

楚溪客的眼神变得诡异起来。

后来,他才听附近的牧民说,这群白鸭是南边迁徙过来的,它们远离鸭群,似乎在找什么。后来遇到了土狼,被咬死了一只,剩下的这些是牧民救下来的。

因为牧民听说平川王殿下家里住着一只“白鸭神”,因此每次见到白色的鸭子都不会伤害。

至于白鸭群为何离开河滩跑到这里,小白鸭和小黑兔又是怎么找过来的,只有鸭子们自己知道了。

整件事的结局,在百姓中流传的版本是——

“平川王殿下的白鸭神果然神通广大,一夜之间吸引来无数白鸭仙官俯首称臣!”

事情传到楚溪客耳朵里的时候,他正站在鸭窝和兔窝之间,充当裁判。

小白鸭这下也有撑腰的了,但它并没有让大白鸭帮自己打架,依旧独自跳进兔子窝,找小黑兔单挑。只有在兔子们不讲武德打群架的时候,大白鸭们才会奋力出手、不是,出嘴,教训它们。

小白鸭和小黑兔每日必有一战,风雨无阻。

起初,楚溪客以为它们是为了抢地盘,好心地在远离鸭窝的地方盖了一个新兔窝。没想到,小白鸭还不乐意,把那只小黑兔赶了回来。

还有一次,楚溪客分明看到,小黑兔蹲在小白鸭背上,小白鸭也不怎么生气的样子,优哉游哉地在水里划啊划。

楚溪客:“……”

嗯,他终归是外人。以及,他终归是个人。

就这样,楚溪客的养兔事业和养鸭事业双双搞了起来。

为了防止兔子近亲繁殖,楚溪客找人抓了些雪兔和草兔的幼崽,和穴兔幼崽养在一起,让它们相互影响,慢慢驯化。

为了让草兔幼崽和雪兔幼崽安心住下,他还分别模拟它们喜欢的灌木丛以及河滩、草丛的环境,搭建了舒适的兔子窝。

反正,抓来的幼崽没有一个越狱跑掉的。

不仅没跑,一个月后,勤劳的兔爸兔妈又生下一窝小崽子。三个月后,第一批幼崽长大,继续生……

楚溪客为了选育优良品种,过段时间就加入一些野兔。以及,过不了一段时间就要扩建兔窝。

到了夏天,蔷薇小院附近的大片空地已经容不下他们了,楚溪客便把河滩和灌木丛那片地买下来,用来圈养兔子,还请了专人照看。

他单等着秋天之后兔子基地生出成百上千只混血小兔崽,然后分给百姓们搞家庭养殖。

不过,楚溪客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地的野兔和远道而来的穴兔是同一种兔吗?

兔群中那只格格不入的小黑兔,其实已经露出端倪了,只是楚溪客暂时还没发现。

兔群搬迁的时候,唯独把小黑兔留了下来。也就是说,蔷薇小院的兔窝如今只有小黑兔在住了。

楚溪客偶尔也会把其他长相可爱的小兔子从兔子群里挑出来和小黑兔作伴,紧接着就会被小白鸭和小黑兔联手排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