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3/3页)

姜纾愣住一瞬,突然捧起贺兰康那张糊着泥土和灰尘的脸,哭着亲了下去。

楚溪客也忍不住哭了,一边哭一边笑。

亲兵和百姓们则是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还有人跪在地上,朝一家四口三跪九叩,拜谢隆恩。

……

“贺兰大将军一个人救下了一座村落。”这个消息在王城传扬开来。

几天后,不知怎么就变成了:“贺兰大将军一个人救下了平罗县。”。

传闻继续发散,等到其余各州纷纷收到消息时,居然成了:“贺兰大将军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平川城!”

楚溪客:“……”

这次意外让楚溪客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贺兰康大难不死,也算是改变了剧情吧!

贺兰康回城那日,是被亲兵一路抬到城郊的蔷薇小院的,那情形许多百姓都看到了。

有一些外地来的客商惊讶到近乎嘶吼:“大将军和平川王居然会亲自去救灾?”

这种事放在别的州府简直是天方夜谭!别说堂堂异姓王和大将军,就连一个小小的县令都不是寻常百姓能轻易见到的!更别说亲自去到最危险的地方救灾,还为了救助村民受了重伤!

平川百姓不约而同地愣住了。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特别的地方,身为平川的子民是如何幸运!

一时间,平川的百姓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更加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救灾事宜中。就连那些旅居平川的游子和行商都自发地贡献出一份力量。

如今的平川城人手是不缺了,钱也大大的有,就是缺粮食。

就在楚溪客发愁的时候,城楼上突然响起报喜鼓,身负彩旗的传令兵纵马驰骋在中央大街,边跑边扬声高呼——

“夏州来援!”

“云州来援!”

“寰州来援!”

“朔州来援!”

“幽州来援!”

“河州来援!”

“勃律国来援!”

“坎巨提来援!”

“……”

这一日,平川城门打开,迎接八方来援。

一辆辆沉重的平板车驶入城内,一袋袋贴着“某某地援助”的粮食搬进早已空荡的永丰仓。

两年前,楚溪客用这种方式援助了多少州府,今日,平川城就收到了多少援助。

不,比预计得更多。

不久前平川与长安开战之时那些保持中立的折冲府,这一次不约而同地倒向了平川。

今上勾结吐谷浑的事在姜纾与钟离东曦的操作下巧妙地传了出去,楚溪客放弃复国,优先救助灾民的决策也传了出去,平川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也毫不遮掩地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一切,都让那些摇摆不定的州府最终下定了决心。

这一日,史官在《平川志》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得其道者,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