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4/5页)

阿檀被他打了,害羞地惊呼了一声,差点跳起来,转过来,泪汪汪地看着他:“不就是您说的,我是个矫情丫头,什么都不中用,只爱矫揉造作,既这样,您别搭理我,又过来做什么?”

她生气的时候,眼角微微地挑了起来,带着一点旖旎的红晕,眸子里波光盈盈宛转,粉嫩的桃花腮还鼓了起来,就如同蜜桃一般,叫人看了就恨不得咬一口。

秦玄策就上去咬了一口,顺便哄她:“我原先不知道是你做的,说错了话,既知道了,已经把那碗羊肉全吃了,只要你做的东西,没有一样我不爱的,好了,不许再闹了。”

阿檀是个软糯性子,但今日不知为何,心绪特别容易激动,秦玄策不说尚可,这么一说,她的眼眶都红了,声音也带了一点细碎的哭腔:“知道了才吃,可见就是不爱,只是来糊弄我的,我何苦巴巴地讨人嫌,从今往后,我也不敢伺候二爷了,把我打发到别处去干活吧,省得旁人说我狐媚惑主,是个不规矩的丫头。”

秦玄策把阿檀拉了过来,点了点她的小鼻子,耐着性子问道:“谁说你闲话了?”

“没有。”阿檀眨了眨眼睛,抖落睫毛上的一滴泪珠,“谁也不曾说我,您就当我是无理取闹吧。”

秦玄策沉声道:“莫不是母亲为难你了?”

阿檀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扑簌扑簌”地往下掉,她侧过头,躲开秦玄策的目光,用袖子捂着脸,勉强道:“没有,什么都没有。”

秦玄策弹了一下阿檀的额头:“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你觉得我会信吗?快点说,到底是何缘由,你不说,我叫人过来问话也是一样的。”

阿檀抽抽搭搭地摸着额头,委屈地道:“是我不好,我不中用,吃不得苦,二爷,往后我们还是远着吧,我不想再喝那个劳什子的药了,太苦了,我受不住。”

“什么药?”秦玄策的眉头皱了起来。

阿檀这下却不肯说了,把小嘴巴闭得紧紧的,再问她,就疯狂地摇头,眼泪不要命地往下掉,哭得像一团溶化的糯米糕,软唧唧,粘糊糊,把秦玄策看得头上都要冒青烟了。

没奈何,秦玄策只得出去,唤了陶嬷嬷过来问个究竟。

陶嬷嬷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

秦玄策的眉头皱了起来,半晌沉默不语。

秦夫人刚刚用了午膳,正歪在贵妃榻上假寐,两个小丫鬟一左一右的跪在那里给她捶腿。

下人报得二爷来了,半夏挑开门帘将秦玄策迎了进来。

秦夫人睁开眼睛,看着儿子生硬的表情,拖长了声音,“哟”了一声:“这是怎么了,谁惹我们家二爷不悦了,摆了这么个脸色看。”

秦玄策不说话,坐了下来。

半夏为秦玄策奉上了茶水,打量着母子两个的神情不对,她悄悄地做了个手势,命屋中的奴仆们退出去了,并在外头轻轻地掩上了门。

秦夫人见左右无人,也不再端着样子,当即沉下了脸:“怎么,有人向你告状了,你到我这来兴师问罪了,是吧?”

“阿檀没说什么,是我问了陶嬷嬷。”秦玄策简单地回了一句。

秦夫人面色稍缓:“那你的意思是什么,母亲这样做,有何不妥?”

秦玄策神情平和,语气中却带着一股不容违逆的沉肃:“妥与不妥且不争辩,日后我院子里的事情,母亲不要再插手了,我自会做主。”

杨妇人听了也不恼,只冷笑了一声,道:“你自己做主,我就问你,若阿檀现在就怀上了,你让她生还是不生?”

秦玄策微微一窒,抿住了嘴唇,没有回答。

秦夫人点了点头:“好,总算你还清醒着,没有迷了心窍,世家联姻,是结两姓之好,而不是去招人怨的,我们总得给你未来的岳家留住情面,你若考虑不周,做母亲的难道不该提点你吗?”

秦玄策心中模模糊糊地有些愤怒,但此时又无法说出口,他端起茶杯,仰头一饮而尽。

秦夫人出身范阳卢氏,四世三公,西京名族,父兄皆为大吏,及至嫁到秦家,夫与子前后皆国公,她生来就是高贵的上等人,恪守门阀规制,绝不肯有半分偏差。

她不动声色地看着儿子,语气冷静得几乎不近人情:“我们秦家历代门风清曜、循礼守正,你父祖辈皆为铮铮男儿,立身行事不闻一丝訾诟,这风气难道要败坏在你的手上不成?”

秦玄策脸色冰冷:“母亲言重了,区区小事,何至于此。”

秦夫人顿了一下,语气又平缓下来,甚至是温和地道 :“你是世家子弟,知书懂礼仪的人,有些道理不用多说,你心里应该有数。等你娶了妻、生了嫡子,你要抬举谁都使得,那丫头若是能为你生个一儿半女,也是她的福气,到时候,当家主母自然会打理这些,就譬如我如今对你三弟,那也是尽了十分心意的。这等皆大欢喜之事,你因何而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