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4页)

除了秦玄策,还会有谁。

他骑在黑色的战马上,居高临下,俯视崔明堂,那种目光,如同赤血黄沙中刀剑掠过的杀气,令人不寒而栗。

阿檀吓得倒退了一步。

崔明堂却神态自若,他上前一步,将阿檀护在身后,抬起头来,对着秦玄策,不亢不卑地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不知崔某犯了什么过错,令大将军率部阻我?”

秦玄策面无表情:“大道朝天,你走得,我也走得,我独爱这曲江风景,今日就在这里散步,有何不可?”

果然是大将军,很有气势,把仗势凌人的味道发挥了个十足十。

后面一骑飞驰,赶了过来,勒马停住,马上那人还斯文了一些,对崔明堂拱了拱手:“崔少卿有礼了。”他大约试图打个圆场,“哈哈”干笑了两声,“这个……今天天气真不错啊,崔少卿也来此游玩,不如,大家一起走走?”

崔明堂认得此人,乃是神武军中的轻车校尉周行之,与秦玄策一向交好。

崔明堂彬彬有礼地谢绝了:“不敢打扰两位大人雅兴,两位大人请便,崔某这就告辞了。”

他回头对阿檀柔声道:“既然这边人多,我们不和人家挤,换个地方可好?”

阿檀自从秦玄策来了,就一直低着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这会儿轻轻地“嗯”了一声。

声音比小鸟也大不了多少,又娇柔又温顺。

曾几何时,她在他面前也是这般,羞羞怯怯,抬头一笑都要红了脸,而如今,这般情态却都做予别人看了。秦玄策捏紧了缰绳,手中青筋凸起,脸色青了又黑、黑了又青。

崔明堂不和秦玄策争,既然江岸边走不得,他就带着阿檀去了曲水畔的登云楼。

此楼临水而建,取“登云”之名,上可眺望两岸青山,下可俯视一江碧水,风景可谓独好,历来为达官显贵所喜,好来此间喝酒饮茶。

掌柜是个八面玲珑的生意人,见惯了那些大人们,对其中常来的几个还颇为熟悉,此时见了崔明堂就迎了出来:“崔公子……哦,不对,要唤做崔少卿了,许久未见您过来,实在叫小的想念不已啊。”

崔明堂和气地道:“今天过来喝个茶,我表妹跟着,劳烦掌柜,我要你们这边最好的雅间,宽敞、透亮、能看风景的。”

“好说、好说。”掌柜笑眯眯地应了。

傅家的一干随从方才被玄甲军隔开了,这会儿也绕过重重兵马,跟了过来。

小丫鬟荼白嘴快,不满地道:“什么大将军,好不讲理,都城内围,怎么就能让他带着兵马横冲直撞,简直没有王法。”

雪青亦点头附和:“就是,我们家娘子和大公子走得好好的,他偏要来插一脚,讨嫌。”

傅家的下人,本来就是从崔则府上调拨过来的,觉得崔明堂也是她们的主子,自然偏着他。

但旁边登云楼的伙计听着就不乐意了,插了一嘴:“话可不能这么说,大将军是大英雄,他领着麾下的玄甲军为我们大周开疆扩土,立下天大的功劳,如今就是牵着马,在曲江边上逛逛,人多了点,有什么不可?”

百姓感念大将军之功,由此可见一斑。

荼白和雪青不服气,两个小丫鬟围着那年轻的伙计,“叽叽喳喳”地争辩起来了。

崔明堂轻笑了一下,带着阿檀上楼去了。

掌柜将崔明堂请入了楼上的一个雅间,此间位置绝佳,靠着窗,恰见楼外青山如黛,凭栏处,江上碧水如带,杨柳依依,载着几叶扁舟过往,宛如画卷。

阿檀的脚步顿了一下。

无它,只因她曾在那一年的上巳节来过登云楼,而这间房,恰是当日秦玄策与她饮茶之处。

崔明堂细心地注意到了:“怎么,有何不妥之处。”

阿檀很快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昨日之日,譬如这一江碧水,已经往东去了,不可留、不可追。

她莞尔一笑:“不,没什么。”

不多时,登云楼的伙计端上了一罐今年新上的碧螺春茶粉,又捧上炭匣、茶釜、罗合、水瓯、高碗等诸般用具,供客人煮茶之用。

崔明堂和阿檀刚刚坐定,楼下小丫鬟和伙计的声音忽然嘎然而止,接着,很快响起了有人登楼而上的声音,脚步又沉又急,“咚咚咚”的,如同重兵碾轧过来,震得这楼房都有些颤动。

很快,掌柜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来,说得诚惶诚恐:“大、大、大将军,小的不知道大将军今日要来,这间房已经让给其他客人了,实在没法子,求大将军宽恕。”

然后,果然是秦玄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霸道蛮横:“我就要这间房,叫里面的人让出来。”

阿檀想了一下,认认真真地对崔明堂道:“大表兄,我这会儿叫人回家,把父亲喊过来,再把外头那人打一顿,你觉得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