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3/5页)

萧皇后重重地推了一把阿檀,阿檀几乎跌倒,面对着状若疯狂的萧皇后,她不敢停留,逃似地跑了出去。

到了椒房殿外,萧皇后身边的尚宫姑姑早已经等候在那里,默不作声地带着阿檀和两个假扮太监的武将出了皇城。

在皇城门外,那尚宫姑姑朝阿檀微一颔首,用极轻的声音说了一句:“傅娘子,听娘娘的话,快走。”

阿檀手心里捏了一把汗。

离开皇城后,阿檀急急忙忙对李亦江和陈长英说了方才的情形,并将萧皇后后面塞给她的东西拿出来看了一下。

居然又是一方圣旨,上面只有四个大字“魏王当诛”,字迹潦草,墨痕未干,赫然盖了皇帝印玺在上面。

阿檀惊得手足无措:“这、这该如何是好呢?”

李亦江和陈长英捏着这“魏王当诛”的圣旨,看了又看,揣摩着:“既说皇上病重昏迷,这字大约不是御笔亲书,但御玺却是真的,多少也算圣旨了。”

二人面色皆是凝重:“如果萧皇后所说皆为实情,杜太尉手握京城军务大权,如今大将军不在长安,等闲人挟制不了他,太子薨了,按这么说,皇上的病情只怕也有蹊跷之处,那当下形势十分不妙。”

这两人对视了一眼,旋即对阿檀抱拳:“傅娘子,如此看来,事不宜迟,请娘子随我等立即出城,无论虚实,先避开这一阵,待大将军回京再做定夺。”

阿檀虽然胆小,但心思还是清明的,略一思忖,知道萧皇后所言确实在理,此刻留在长安已然不妥,好在秦玄策留下了人手,还有的退路。

她很快点头:“愿听两位将军的安排。”

当下一行人匆匆回了侯府,略微收拾一番,阿檀带上了荼白和雪青,抱着念念一起走了,余下傅家奴仆众人,只命大管家把府门关紧,老实地守在家里便罢。

临行前,阿檀又记起:“不行,这事情要去和大表兄说一声。”

李亦江伸手拦住了她:“傅娘子,不可再耽搁了,你方才进宫,魏王的人迟早会察觉,趁现在他们还未反应过来,赶紧出城,我们在城外有五万兵马,先要汇合一处,才能保护娘子安全,其他的,都另议。”

陈长英也道:“傅娘子,我们先走,末将另外遣人到崔少卿府上告知一声,你看可好?”

阿檀知道事关重大,何况还有个念念在身边,她不敢冒险,便点头允了。

很快,三千玄甲军整束停当,护着阿檀和念念,一起出发。

马蹄声踏破了长安的雨夜,街头负责宵禁巡逻的京兆府兵马很快发现了异常,追赶上来,但李亦江口口声声奉大将军之令,出城处置紧急军务。

玄甲军乃大周第一骁悍之师,京兆府的人面面相觑,不敢强行阻拦,只得飞快地去报上峰知晓。

很快便到了北城门,早已经有人过来做了准备,远远地望见大队骑兵过来,还未近前,城门便打开了,三千骑兵,中间护着一辆马车,没有丝毫停滞,径直出了城门。

到了城外,更是加快了速度,莫约半个时辰后,就看见前方大部人马黑压压地迎了上来,李陈二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几个将领商议之后,率着这五万人马退到了长安北面的北仲山下。

此山前方为平原,可使骑兵作战,大开大阖,中有峡谷,若不敌,可退至泾阳县,又有泾河从山中川流而过,正宜兵马驻扎。

待到一切安定下来,天已经大亮了,雨也停歇了。

念念一路被抱着,睡得像个包子似的,这会儿醒了,见换了一处地方,十分新奇,唧唧咕咕地闹了一阵子,就蹦蹦跳跳地跑出去耍了,荼白和雪青一起跟了出去。

阿檀奔波了一夜,身心皆疲,在刚刚搭好的帐篷里稍微小憩了一下。

……

不知道过了多久,阿檀睡得朦朦胧胧的,好像听到外面有争执的声音,她被惊醒了过来。

仔细听着,却是雪青在说话,语气又急又怒。

“不行,你们放开我,这事情一定要告诉娘子,你们不能瞒着她。”

阿檀吓得一激灵,完全醒了过来,急急披衣出去:“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

身后是巍峨群山,眼前是平原旷野,天色高远,旌旗在晨风中展开,猎猎作响,战马未歇,士兵们握着弓戈和盾牌,形成严谨的方阵,长戟如林,杀气凛然。

李亦江守在帐篷外,怒视雪青:“大胆婢子,怎可惊动娘子?”

雪青急了,跑过来跪在阿檀脚下:“娘子,他们说,表少爷被魏王的人抓起来了,您不能不管他,一定要救救他啊。”

荼白和雪青原来都是崔府的家人,在她们心目中,崔明堂也是自家主子,和阿檀没有分别的,此时听见他出了事,心里急得跟什么似的,顿时失了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