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枇杷果(十)(第2/3页)

沈溯微这日拿到的纸笺,一道菜名也没有写。正面画了一个小人,画工比从前耐心很多,还画了一些室内的帘栊,帘栊被风荡起,长着一双耳朵的小人托腮坐在窗前,转头看着窗外。

翻到背面,她竟破天荒地写了一句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徐千屿的字幼时临名家帖,长大后由观娘调i教,又自创了些许风格,勾画曳出,比寻常女儿家的字硬气。写在笺上,有种自由灵动的美。

他亦知道她在写什么,看什么。

近日是蓬莱雨季。

岛上一连数日,烟雨蒙蒙,水面漾开雨涡无数,蜻蜓低飞,山影隐于青雾。如画中仙境。

*

徐千屿离开合院前,来沈溯微这儿告别:“沈师兄,我去外门了。”

外门弟子有统一居所,是合宿,在弟子堂背后的松涛毓雪院,离此处较远。

沈溯微道:“恭喜。”

徐千屿走过去递给师兄一页纸,沈溯微接过看了看:“心法三?”

又道,“我不能帮你解,否则便是我的心法,不是你的。心法和每个人的道有关,要自己慢慢体悟。”

徐千屿失望,看来她还得跟这绕口令纠斗一段时间。

她又好奇道:“那你的心法是什么?”

“你问我的道吗?”沈溯微道,他已经习得不少心法,“目前是‘空心明境’。”

徐千屿就道和心法和他一来一回地聊了好几句,显然她初学心法,一无所知,错漏百出,还讲得十分自然、自信,沈溯微太阳穴疼,止住她道:“讲不清楚。我给你两本书看?”

徐千屿立刻停止:“好的。”

顿了顿,又眼巴巴地看着书说:“谢谢师兄。”

沈溯微一顿,扫了一眼书,问她:“你想借书,何不直接开口?”

“我……”徐千屿叫人点中心事,一时无地自容。

她亦不知道何时养出的习惯,事事争锋,不肯落于人后,尤其面对师兄,更惧怕没有面子,口吻不是颐指气使,便是理所应当。每次她都想着要好好讲话,但说出口时,就不是那回事。

沈溯微看着她道:“为别人求物为何可以说得出口?对着‘王夫人’为何能随心所欲?”

见徐千屿目光闪烁,他便也不再点破,只是叹一声,将目光转开:“徐千屿,我并没有看不起你。”

“袖中摇光是我本命剑,不可能随便赠与平庸之辈。定然是对你和你家人有所欣赏,才会相赠。”

徐千屿那一双晶亮的眼睛看着他,忙道:“你那日赠剑说的话,我亦很喜欢,也很敬佩。”

沈溯微垂睫。

听懂了。亦很喜欢他,很敬佩他。

徐千屿打了个呼哨,只听得“砰”的一声,一个庞然大物落在院外,艰难挤进门来,刮掉许多片羽毛。

灵鹤驮着几箱物什走上前来,乖巧趴在地面。

徐千屿将两三箱金银搬下来,放在沈溯微房中:“我知道这些凡俗之物,在仙门毫无作用。但我也只有这些,只能以此答谢你了。”

沈溯微又教她筑剑基,又借书给她,又给她灵石,连剑也送给她家了,但是她并没有灵石,也没有法器,更无一样在仙门有用之物。但回赠还是要尽力给。

小冬赠她的貔貅红绳,还戴在她的手腕上,陪伴着她。

这是小冬教她的一课。

沈溯微看着那些金银,心内一动。那是她从家千里迢迢带来,竟愿意这样整箱整箱地赠人。

他也并不觉得无用。至少凡间挂下的那些账,可一并销了,是解了燃眉之急。

徐千屿又将顶上一篮枇杷果提来,放在他案上:“就拿这个略表心意吧。这不是凡俗之物,很甜,能吃。”

都是她拿鞭子一个一个卷下来的。如今她左手练鞭,能持鞭摘果。

她看了沈溯微一眼,见沈溯微盯着篮子里的枇杷果,不安道:“是不是有点少?”

确实有些少,统共不到十个,零星地摆在篮子里,显得很简陋。她忍不住找补:“其实那树上还有许多,我想了想,没有摘。天气太热,若是摘太多了,一时吃不掉,会影响口感。”

沈溯微将篮一提,收下了。

他没言说其他,从“境”中取出那一盒属于徐千屿的冰皮月饼,静静递给她。

徐千屿面色惊讶,没想到这样久了,此物还能保存,沈溯微便同她解释:“修士有随身空间,称为‘境’,我的‘境’由冰雪构成,便将它存放其中。”

见徐千屿望着他,面色似有失落,他知道这少女妒心和好胜心都极强,便道:“不是什么特殊之处。你日后勤加修炼,早晚也会有的。”

但徐千屿并不是因这个而失落。她想,沈溯微有此境,她何必只摘十个果子,早知应该摘满一篮,也不至于拿出来显得这样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