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4页)

“你没听李仙长说吗,那些都是烈士,是报国杀敌的勇士,他们怎么不配?他们怎么没资格?!”

“华夏好啊,那些英雄死后,会有很多很多人祭拜他们,他们是华夏的烈士,是整个国家的功臣!”

“咱们嘉朝呢?”那人说着摇摇头,对这世道早就绝望,对皇帝更是绝望。

他说着忽然停下来,在旁人的狐疑里,震惊地说不出一句话。

指尖屏幕上,李妩越过了那块巨大岩石,无数块石碑伫立在山下,它们连城一线,一面,在茵茵绿地上整整齐齐地伫立着,每一块青石碑上,都有一颗耀眼漂亮的红色星星。

随着视野拉高,无数石碑连汇成一颗巨大都五角星,大星星包裹着无数颗小星星,叫人无法形容,更说不出一句话。

巨大的震撼的力量如鼓锤敲在众人心头。

长眠于此的烈士,每一个都是守护大家的星星。

“这些都是烈士,都是我华夏烈士的碑墓。”

李妩话音刚落,不远处传来孩子甜甜稚嫩的童声,一个个穿着浅色衣服的小孩子,由老师带领着走进烈士陵园。

孩子们圆圆的眼睛盯着高大的岩石,发出哇哇的惊叹声,刚才连绵的细雨早就停下,天边也出现太阳的影子。

老师指着石碑:“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气氛顿时一静,半晌,才有人慢吞吞说:我知道,万人碑!上面刻着好多好多名字,他们、他们都是大英雄!”

老师眉眼微弯:“对!上面刻满了烈士先辈们的名字,是为了让我们铭记他们,没有这些烈士爷爷奶奶,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老师看着孩子似懂非懂的样子并不着急,这才只是刚开始,未来每一年,她都会带孩子们来。

老师柔和的声音还在继续,孩子们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反而听得惊呼不断:“……本来,老师该在九月三十日带你们来的,那是咱们华夏的烈士纪念日,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我们推迟了,不过现在也不晚。”

“来,老师带你们看那些爷爷奶奶的家。”

嘉朝的民众早已看呆了:“这些孩子……这些孩子还那么小啊,怎么能来墓地。”

“墓地多晦气——”那人说着顿了顿,因为他看见了,不止孩子,还有一些手捧菊花的年轻人,人流还越来越多。

已经早上九点多,烈士陵园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他们什么都没说,肃穆的表情已经让人代入其中,有人指着一块石碑:“我小时候离家出走,一个人走着走着到了这里,其他地方我都害怕,就这里,我一点也不害怕。”

他搂着朋友脖子,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因为这里葬着的是烈士啊,没有他们哪有现在的我们。”

朋友狭促地说:“让你现在睡一觉你怕不怕?”

“我有什么怕的,这次我还带了好酒好肉,当年没怎么看,就记住了这个位置,后来因为杂七杂八的事儿一直都没来,原来是他,杨小虎,这个小战士,不不不,是杨爷爷。我记得小时候在他旁边唠叨了半夜,他肯定早就烦了吧!”

说着俩人直接在碑前坐下:“杨爷爷,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我小名叫小虎子……”

墓园里有人生百态,对于觉得墓碑晦气的嘉朝人来说,今天到一切都叫他们大开眼界,可同时,心又隐隐得扯动起来。

“那真的是晦气的地方吗?哪里葬着无数华夏先人,他们是华夏的英雄,英灵,死后也李仙长说的——英灵。”

英灵。

这句话如大锤狠狠垂下,叫人振聋发聩。

“他们是英雄是英灵,他们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死,这样的地方哪有晦气,哪里会有阴气!”

“那明明是正气,是华夏军人、战士、华夏百姓的浩然正气!”

“华夏真的做到了,那些先人,他们没忘……”

还有另外一些人,如盛麓书院的学子。

“我们不如华夏,远矣。”

“我愿远去,寻华夏,寻李仙长,如果能在李仙长帐下施展抱负,为天下苍生立命,我死而无憾!”

“我愿往!”

“我也愿往!”

“大丈夫在世,当如是!”

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却不知道暗处一双眼正盯着自己,阴险且毒辣。

江州。

支起的茶铺子边,穿着粗布麻衣苏子安肤色发黑,彻底看不出之前的文弱书生气,反而像个雄健的男子汉,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真正上路,他才知道一路有多艰难。

苏子安点一杯淡茶,看着屏幕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客人,目光最终落在玉雪可爱的孩子们身上,叫他不由感叹:“这就是华夏,那些先辈们的功勋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只要有一批一批的民众来,这些烈士的名字便会永远留在人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