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2/3页)

李妩:“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民众,倘若不是天下百姓的支持,无数战士的鲜血与生命,也不会有如今的明朝!”

李妩一番话仿佛一记重锤,狠狠敲上众人心头,这是第一次,有人说出这样的话。百姓们心头狂震,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还不知道,这并不是结束。

仪式一项项进行,众人忽然发觉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她不立宗祠,不设宗庙,反而请来了一尊青色石碑,上方满是雕刻的一个个名字,密密麻麻,以红笔朱砂染就,仿佛鲜血书成,看得人头皮发麻。

李妩朝它深深躬身:“这是因战争而死的数万战士的英烈碑,请碑,入英烈祠!”

一片哗然。

李妩说的入祠,便是推翻了嘉朝三百余年的太庙由她重新建立的英烈祠,一国之君,供奉的不是先祖,而是无数因战争而死的烈士。

底下大臣头皮发麻,仿佛感觉到碑身上的血气,一种无法控制的惶恐涌上心头,不由出声道:“不可!陛下万万不可!”

李妩看着他们:“不可?为什么不可?”

大臣跪地:“古往今来,太庙是供奉本朝皇帝与历代先祖的地方,是祭祀上苍之地,这些无名之辈,怎能得享太庙香火!”

“陛下,这不合规矩,这是大不敬!”

他们还要再说,忽然听见一阵笑声,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里,李妩险些笑出泪来:“历代先祖,帝王?倘若朕说,这一代只有朕一个皇帝呢?”

众人惊骇地看着她,李妩不慌不忙地说:“你们都知道,我来自华夏,来自另一个世界,我幼年双亲去世,早已安葬入陵,照顾长大的爷爷五年前因病去世,如今葬在华夏的烈士陵园,你觉得我稀罕这所谓的太庙供奉吗?你们觉得,我都爷爷会稀罕吗?华夏的烈士陵园比这所谓的太庙宗祠好上一千一万倍!”

“太庙宗祠,都不过是身后名,我不想也不愿让他老人家在此留名,又或许数百年后,现在所谓的皇帝……”她顿了顿,包含意味的目光落在众人身上:“也将如华夏皇帝一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所以我说,不用,也不需要!”

“至于祭祀上苍,难道诸位没有听过朕先前所言,祭祀一事自今日起,彻底废除!”

“朕的大明江山,不是靠上苍抉择,也不是命运所趋,而是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朕将与千万百姓共治天下!”

如果说先前的话只是大逆不道,现在的话已经彻底颠覆了全天下人的观念,皇帝会消失?废除太庙改为英烈祠供奉烈士,皇帝将与百姓共治天下?

一桩桩一件件彻底击垮了众人防线。

对于头一次听闻这种观念的人来说,更如石破天惊。

如楚朝阳,她忽然觉得,自己或许并不了解李仙长,对于天下人来说最至高无上的宝座对她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从她说出百年后皇帝会消失,皇帝与百姓共治天下!

楚朝阳深吸一口气,心里的震撼不可谓不大。

毕竟那可是皇位。

可她却能随时舍弃,所有人都希冀自己能像华夏人一样生活,可真当他们登临高位,或许只是做一个官员,他们真的能遏制住内心的贪念,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圣人吗?

一生为百姓为民族为天下而努力?

楚朝阳忍不住摇头,她可以笃定地说,不可能!就如李仙长曾经说过的话,屠龙者终成恶龙。

所以她才对李仙长的做法如此震惊,下意识挺直腰身,脸上更是敬佩尊重,让身侧的庞愿都有些惊诧,却忽然听见她的声音:“我不如她,全天下人都不如李仙长。”

她侧目看向庞愿,心跳飞快,忽地大笑出声,响彻整个宫殿。

“庞愿,你且看呐,我中洲,要出一个圣人了!”

不啻于晴空惊雷,庞愿猛地滞住,听她一字一句地解释,述说,她摇着头:“……李仙长?不,她应是圣人!”

昔年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他们都著书立作,为天下人所称颂,他们的思想千古不朽,而李妩,在她看来,至少从今日起,她已经挣脱出世,权利、富贵、名望于她不过浮云,朝来暮散。

楚朝阳眼里闪着向往的光,钢铁般的手腕,水般慈柔的心肠,开阔的胸襟与眼界……她所骄傲的一切与李妩相比,如同萤火又岂敢与皓月争辉。

此时,大臣们终于意识到什么不对,这其中有他们什么事儿?他们的位置在哪里?

曾经的唐朝有一句话,君舟民水。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却从未有人提及那些官员的存在,他们消失了吗?

并不。

他们,是舟上打渔的人!

作者有话说:

李妩会当女帝,会统一五国,但目标不止是这些,拥有万界直播系统的她,目标是星辰大海,是无数位面,无数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