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携酒上青天29(第7/8页)

盛玉轩和盛家人的犹豫,一心只想治病救人的段佑言充耳不闻,他不仅给盛北区的百姓送了风寒散过去,再送过去前还特意和岳安宁说了:“岳教习,过去一年,太医院也没少薅翰林院的羊毛,这风寒散就是你们用翰林院的药材研制出来的,现在许大人去了盛北,盛北的灾民更需要这风寒散,你们不能赚了钱就忘了本,不帮许大人,不帮盛北的灾民。”

别以为段佑言不清楚,岳安宁两头薅,因为许怀谦让他给翰林院打研究疑难杂症的报销条成功后,他们每个月又在这笔“疑难杂症”上多报销了一份损耗药材。

加上翰林院里每个月原有的,过去的太医院没少受翰林院的裨益,而翰林院的钱财,都是许怀谦凭一己之力赚来的。

段佑言觉得,他们不能只薅不出,平日里薅也就罢了,现在他们挣钱是不是也该付出了!

岳安宁:“……”他可真是带了个好吃里爬外的好学生。

一句话就把他们翰林院最近挣的钱,全都倒腾出去了。

心疼归心疼,岳安宁回去跟太医院的院使其他御医们一商量,他们都答应了。

因为这出风寒散的事,也是许怀谦提醒他们的,他们现在挣钱了,当然不能忘记他了,何况他们太医院的职责本就有医治天下人在,所以这批药,他们得捐!

裴望舒也同样,他既然决定了要在盛北区办作坊,他也不拖拉,早早地就跟王婉婉她们选了一块地,这会儿他的作坊都快建起来了。

陈烈酒跟许怀谦走得急,还没来得及找商人细说在盛北建作坊一事,裴望舒从王婉婉和陈小妹哪儿听到此事,就主动把这担子接了过来,下了课,就去京都的各大商人找人游说办作坊的事。

他是翰林院的官,又是商人,还学的是这方面的课程,别说,不少人都被他劝说动了去盛北办作坊。

在翰林院教习科里,段佑言和裴望舒都快被众人给排挤,有人觉得他俩这样,功利心太重,还能学到什么本事呢,就想出师去博得陛下认同了?

裴望舒也跟段佑言一样懒得搭理,他在琢磨要不要去游说人去盛北办作坊,

“去盛北办作坊干嘛呢?”因为大家一块共事,王婉婉和陈小妹他们也跟裴望舒他们熟悉了起来,听到裴望舒这话,不由得好奇地问了一声。

“我们这里二十万灾民,都能盘起这么大一个摊子,”裴望舒脑子转得快,“那盛北上千万的灾民,那该能盘得起多大的摊子。”

“当然现在盛北什么都没有,人又多,万事开头难,”裴望舒替许怀谦想了想,“但只要能够盘起来,说不定这次盛北还能爬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办作坊么?”王婉婉沉吟了一下,“要不先让二哥他们在盛北办个羊毛厂,试试看吧?”

陈小虎回来了,他是九月中旬走的,走的时候看到王婉婉她们拿着羊毛在折腾,这次出门赚的钱,也不管这羊毛有没有用,全买了羊毛回来。

西域人擅长用羊毛编织东西,平日里都有囤积羊毛的习惯,陈小虎拿上好的丝绸给他们换,一匹上好的丝绸能换一百袋羊毛,一车上好的丝绸,可是换了几百车的羊毛回来,这么多羊毛运回来的时候,还差点被户部的人给扣关税,结果人家一看只是一些不值钱的羊毛,让他们交了关税就给放行了。

有了羊毛,又有作坊,王婉婉直接在盛北区开起了一个大概有上千人的羊毛作坊。

但因为羊毛要纺成线工艺实在复杂,全部都要人工一点点弄,上千人也弄不完这么多羊毛,王婉婉正愁怎么办呢,听裴望舒这样一说,立马就让陈小虎再跑一趟,把这些羊毛给许怀谦他们送过去。

她这里只能拉得出上千人来,到了二哥哪里,上万人,数十万人恐怕都拉得出来,她还愁个什么劲!

“成,我再跑一趟,”陈小虎当然没有意见,“正好我从西域也搜罗了十几头牛,还有邴大哥他们从各地找来的十来头牛,我还得找二哥拿主意呢。”

陈烈酒偷偷给许怀谦买了牧场,谁也没有告诉,王婉婉他们并不清楚,陈小虎这带着牛一回来,京城里没地方放,只能整天在京郊城外当放牛娃,看着这些牛。

他生性好动,早就放牛放得不乐意了,这会儿一听能把这些牛都给甩出去,忙不迭地从木头墩子上一站起来,拍拍屁股,接过王婉婉给他收拾的行李,就赶着牛和几十车羊毛往盛北赶了。

这下好了,破帐篷、干草、臭哄哄的羊毛,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地一车车在往盛北拉。

有人嘀咕了:“这盛北莫非是个破烂收容所不成,怎么什么破烂都往盛北送。”

在心里不禁对盛北的灾民表示强烈的同情,这刚遭了水灾又遇雪灾,朝廷又没有钱,只能给他们用这些破烂,那日子一定过得苦兮兮的吧,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每天忍饥挨饿,最后别怕是像华阴一样,没个几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