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道破(第2/4页)

也不知谁说了什么,话题便忽的牵扯去了西羌和亲人选。

最终连上首的梁帝也被吵得心中烦闷,他哪里听得进去旁的的话?只将手边掌玺往玉阶上一摔,“闭嘴!统统闭嘴!”

梁帝大骂楚王一通,将他身上京中北府大都督的权暂时撤了,这才算是哄得朝中暂时平息下来。

退朝后梁帝便宣楚王入了后室。

两位兄弟临窗而坐,谈心许久。

以往梁帝没有打压楚王的打算,最开始是因为楚王十分忠心于他,比起拱卫王师的重兵交给旁人,他自然更信这位自己一手提把起来的兄弟。

但后来便有几分变了模样。

这些年楚王手握上京重兵,又是皇族亲王在上京人脉颇广拥趸众多,已经不是梁帝能贸然撤去他职位的了。

这两年一来楚王没前些年乖觉,二来他后院妻妾子女时常闹出事来叫宫中无颜。

如今此事一出,梁帝无奈之下便也算顺水推舟撤了他的官。

梁帝撤掉他的官,转头又将这个老弟弟叫来一通抚慰。

他对楚王佯装无力叹息道:“看你养出的好儿女啊!跟你说过多少次,你也不听,惯子如杀子!如今你可是尝到这后果了?”

这便是皇室败弱的无力。

若是他们元氏鼎盛时期,这些打杀贱民的罪状又能算得了什么?

可如今啊,他这个皇帝都战战兢兢......

楚王心中郁郁,满面苍白却不敢搭话。

梁帝瞧着楚王那副鹌鹑般的模样颇为怒其不争。

楚王人生的胖,又是将近五十的岁数,两鬓斑白,且梁帝早听闻这位弟弟时常有足弱之症,这几年也常因这病症请假不来上朝。

梁帝心中清楚,这是老了无用了。

纵然此事掀过,日后北衙兵权他也断不会叫楚王领着。

是以楚王与他而言已经无用,并不担忧叫忠于自己的臣子皇弟寒心了去。

因此,梁帝想着朝中的劝诫,便也乐于做一个慈父起来。

兄弟二人在静室说了许久的话,外殿伺候的宫人也断断续续听不真切。

只听闻静室中忽的传来恼怒声响,却是梁帝破口大骂:“元斌你是想反不成!朕要你女儿去和亲!你焉敢推脱?朕的女儿都能和亲,你的就还不能?!”

“怎么?你的女儿比朕的公主还尊贵不成?!”

殿外内宦宫娥闻言大惊。

满宫室的宫人皆以为是定下了临仙宫的浔阳公主,听陛下这口风,最后定下来的竟是昌宁县主?

****

楚王这日归府比往日早了许多,他回王府时手中还捧着一卷圣旨。

楚王妃带着昌宁去迎他,见此当即一双柳叶眉就挑了起来。

楚王妃没等楚王发话,自己动手将楚王手中的圣旨拿了过来。

她一看之下不禁笑起,她语调极细,朝一旁神情阴郁的昌宁道:“你瞧瞧是什么好消息?本妃就说你无需心忧,不出两月你的爵位就会被抬回来,如今可不是?你那皇伯父啊爱重你父王,也只靠着你父王替他镇着朝廷,焉能亏得了你?”

昌宁一听,登时面上泛起了喜意。

她直接忽略掉楚王那张欲言又止的脸,匆匆从楚王妃手中抢过圣旨。

只见卷上赫然朱砂玉笔写着:王者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楚王三女明华,柔嘉居质,叶咏秾华,勉汤邑永安之封,用封其为永安公主。

楚王伸手,欲提醒这高兴坏了的母女二人:“你们仔细...”

“皇伯父封我为公主!”昌宁喜不自禁,打断楚王的话,嗓子高兴的都破了音。

楚王妃听闻掩唇轻笑:“王爷,您呀要是早些拿回这道旨意,宫宴上咱们闺女也不至于身为堂堂楚王嫡女,却叫一群外人、外姓看扁了去!你说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比府上那几个妾氏生的丫头爵位低?这不是打我的脸面嘛。”

楚王妃说到此处,爱怜的望向自己的爱女:“明华这孩子心高气傲,你说她怎么吃得下这口气?这不,一回王府就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叫妾心疼死了。如今好了,华儿啊,你还有什么可忧愁的?”

昌宁欢喜过后,紧接着便是恼火。

她眉心紧蹙,朝着避这楚王朝楚王妃告状:“四妹她那个偏房小的养的!往日给我提鞋也不配的身份,这段时日总话里话外骂我,昨日宫宴看那安乐泼了我的酒,还耻笑我比不得她,一辈子都翻不了身!现在叫她瞧瞧,翻不了身的到底是谁......”

楚王妃一听,当即心中恼火,心头已经过了几十种法子整治死那孙侧妃和那挤兑自己闺女的女儿。

只不过碍于楚王的面楚王妃总能分得清分寸,她忍下怒火不好说什么,瞥见楚王面色不善只以为是听到昌宁那句话,她故意责骂女儿:“你如今也是堂堂公主之尊,别动不动就如此粗俗,这些话是哪个贱婢教会你的?虽嫡庶有别,那些却也都是你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