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嫂?!(第2/3页)

可自己呢,自己为何要强迫与他一道?一道折磨?

她与他终归不是一路人。

自己耗费了许多年的光阴,满腔的真心,却收获一段失败至极的感情。

可也并非全无好处,她却也因祸得福得到了一对极好的儿女。

若是真能重来一遭,难不成她会舍得自己的儿女不成?

不可能的,世间没这么多如果——

所以她想通了,便也恍然大悟过来,其实失败的爱情只占据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

自己还有子女,有亲朋好友,有多年来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亲密的妯娌女眷,更有着许多属于自己推卸不掉的责任。

她也不恨常岱,总归是她孩子的父亲。

“留在此处是因为母亲的责任,你再长大些就明白了。”李氏语气仍一如往昔般的柔和,似乎如何都波动不起她的情绪。

不过若是可以,李氏想要珑月永远都不明白这些责任。

活的懵懵懂懂,无忧无虑,身上的担子也有旁人替她担着,落不到她身上,这般该有多好。

她年轻的时候也是这副模样,后来成婚了便变了。

“阿娘想永远陪着菡萏,可你有你的路要走,阿娘也有阿娘的路要走。”

李氏瞥见女儿泛着泪的眸子,不由得心软起来,她不再继续说下去。

她连忙将昨夜忙活一整夜,为珑月亲手做的糕点,零嘴拿出来,想哄着自己的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开心。

“去朔州路途遥远,怕你嘴闲着,给你蒸了些糕点,肉脯。还给糖豆儿准备了壳果,如今天气能留个七八日,你早些吃完,吃不完也不能吃了——”

李氏说完见珑月仍是板着脸不开心的模样,便也是无奈,无奈将糕点盒子亲自送去车轿上,顺手替女儿收拾起来。

珑月的车轿早早就被收拾好,纵使是赶路北上,长汲也不敢马虎珑月的出行仪仗。

宽敞车轿处处金顶木壁,帐幔低垂,四周马车内壁皆用绸缎遮住,设有软榻,案几,香炉,烛柱。

满地铺设色调柔和的锦织软毯,更是隔出内外室来,比起精秀的少女香闺也丝毫不差。

李氏放好糕点,四处打量都觉得满意,这才下了马车。

李氏瞧见远处马蹄声传来,这个时辰本该在城门前点兵的燕王一身银甲策马而来。

一身历经沙场镌刻出的沉敛风骨,面颊似覆上薄冰锋芒逼人,眉眼深邃而锋利,晃过如水波般的天光,转眼来到了车驾前。

这般清冷容肃的眸光,触到小姑娘的身影时,霜雪一点点融化。

郗珣匆忙赶来只为看她一面,忘了四周忙前忙后收拢箱奁的奴婢,连马车旁不远处站着的李氏李鸾二人也没瞧见。

他极为熟稔的将小姑娘抱上车驾。

珑月乖巧地任他将自己抱上车缘边,她倚靠着身侧直挺的似一颗雪松般的身影,是那般的自然放松。

二人贴的极尽,珑月有些忘乎所以的仰头朝着兄长私语。

而郗珣那般高大的身子,却也半分不嫌累一般俯身听着,时不时勾唇浅笑。

有绚彩阳光自郗珣肩头洒落,将藏在他身前的面颊镶滚上了一道柔软金边。

珑月鸦黑鬓角都被阳光染出金灿灿的颜色。

李氏见这一幕不由得眼睫微湿,不错眼的瞧着那对璧人,头一回看燕王顺眼了许多,倒也不出声惊扰二人。

她只是含笑瞧着小夫妻二人如胶似漆般的,一刻也不舍得分开的模样。

这一刻的李氏确信了几分,人与人不同,菡萏想必情之一字上极为顺遂。

良久,珑月才从郗珣宽挺肩头探出脑袋。

一改方才的失落与不开心,也不知郗珣说了什么,珑月如今已能扬唇朝她们微笑。

她兴冲冲朝着李氏与李鸾摆手。

“阿娘阿嫂,我要出发了,你们别送,我会好好的——”

.......

京中鲜少有人知晓燕王妃回藩,护送珑月的王卫阵仗虽大,明面上却都是随燕王亲征南阳的军队。

她与阿兄同行整整七日。

等到了平山脚下,外边晴空万里,明光熠熠。

也终是到了分离的时刻。

珑月同母亲嫂嫂告别时一般模样,她笑容比外边的天空还要明媚。

“我在朔州等你。”

“你答应我的,半年就来找我。”

珑月的笑意有些难以维持,她隔着车窗望着他的背影,眸光澄澈明亮,黑白分明的杏眼。

她终于忍不住,在他离去前紧紧攥住他的袖袍。

郗珣忆起当年经河间时,随手捡到的小黑团子。

也是这般,像是一只寻到了主人再不肯松口的小狗。

一只会在夜半三更跑来他房间,寻他要糕点,如何也吃不饱的小饕餮。

那夜若非下雨,他只怕也舍不得将她送人。

谁让这个小姑娘会叫他阿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