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中元节(第2/5页)

江茴心里也忐忑,“也才半年而已,竟有些近乡情怯了。”

师雁行笑道:“如今咱们也算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啦。”

说得江茴也笑起来。

先去青山镇,陆振山和吴管事都在操办中元节的事,好像是有几户人家在这里定了酒席。

眼见师雁行跳下车,吴管事眉开眼笑,忙上前迎接。

“哎呦呦,这是刮的什么风,竟把师掌柜吹来了,快请进!”

谁能想到呢,还不到一年,原本街头卖大碗菜的小丫头就在县城站住脚,俨然是正经掌柜的了。

江茴是个寡妇,吴管事不大好直接拍马屁,只夸赞她气派便罢。

又打量鱼阵,摇着头啧啧称奇,“多半年不见,二小姐出落得越发好了,这么冷不丁一瞧,简直同那些读书人家的闺秀一模一样。”

读书人尊贵,这话确实是夸人的。

师雁行笑着让鱼阵道谢,又问他和家人好,问陆振山等人的好。

说话间,正在楼上忙活的陆振山也得了信儿,说不得又是一番寒暄。

“骤然分离,倒是怪想得慌,好容易重聚,没得说,今儿晌午都别走啦,且叫我好生做个东道!”

师雁行一行人出发得早,且天气也好,一路走得飞快,这会儿也才差不多巳时,也就是上午九点左右的样子,吃午饭着实太早了些。

师雁行就道:“多谢盛情,只是难得回来一趟,又要祭祖,着实脱不开身,下次吧!”

陆振山和吴管事十分苦留,奈何她们执意要走,也只得罢了。

离开陆家酒楼后,一行人又去了王桃家送卤料。

因如今卤料用的量大了,再分开包纸包很不现实,故而都改成坛子的,分五斤、十斤等分量。

外头用油纸、黄泥、蜡封三层,一点儿水汽都进不去,保存大半年不是问题。

长久未见,王桃家也攒了不少银钱,师雁行等人去竟扑了个空。

还是邻居听见叫门,走出来说:“这家如今发达啦,上月就买了新屋子,如今这个正往外卖呢!”

赶车的江茴道了谢,也替这家人高兴。

稍后骡车顺着那邻居提供的地址找过去,果然是一处更大更好的院落。

固然还是小两进,但带着一个跨院,如此一来,老人孩子就都各自有了独立空间,十分宽敞。

见师雁行她们来,王桃一家都是又惊又喜,忙连拉带拽的将人拖进去,又奉茶。

见王桃胖了不少,师雁行就笑,“桃儿姐如今气色越发好了。”

王桃忙道:“小掌柜,可不敢这么叫了。”

因卤味卖得好,光他们娘儿几个忙不过来,他男人一咬牙,干脆辞了工,回家帮衬起来。

如今一家人日日在一处,银子也不少赚,又添上以前攒的银子换大宅子,人逢喜事精神爽,自然气色好。

众人说笑一回,王桃家人又要留饭,到底没成。

王桃的婆婆是典型的“见面就不能让你走空”类型,见师雁行等人要走,麻溜儿跑去耳房拖出来一个大袋子。

“没想到掌柜的您几位突然来,竟没什么像样的节礼,叫您见笑了。只这是老家亲戚才送来的棉花,都是今年才摘的新棉花,比外头买的强,千万拿着,哪怕塞一床被子呢,好歹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师雁行和江茴推辞不过,只好应了,还是王桃的婆婆让儿子亲手塞上车,看着她们走远才放心。

鱼阵整个人都陷入棉花堆儿里,喜得直打滚。

“好软哝!”

江茴扭头看了眼,“这么些棉花,铺一床被子还有余,估摸着还能再凑一件长袄呢。”

一路说说笑笑往郭张村而去。

郭张村的坟地都在城外,因怕亡夫的坟茔没人看顾,年久失修,江茴就先驾着车往坟上去了趟。

隔着坟场还有老远,江茴就停了车,还特意将骡子拴在一株大杨树旁。

老话说坟地是阴气汇聚之所,活人进来不大好,故而这一带并不许栽种槐树、柳树等阴性的。

而在连接坟场与外界的边缘之处,通常会大量栽种杨树,取“阳气旺盛”之意,也是警告鬼魂,再往前就是活人住的地方了。

师雁行本也要跟着下去,江茴却道:“你和鱼阵都还小,这里阴气森森的,且等明儿与乡亲们一并进来。”

她本不信这些,可转念一想,自己穿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发生了,或许世上真有鬼魂也未可知。

而且原主的记忆中好像也有类似孩童误闯坟场,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回来后就高烧不退的例子。

敬鬼神而远之,这些东西还是要适当信一信的。

没想到稍后江茴回来时有些惊讶道:“坟头瞧着倒像是有人刚修整过似的,十分规整。”

师雁行想了下,“想必是村里的人。”

带着他们挣钱,又帮他们的娃娃念书,反正最近家家户户都上坟,应该是有些人帮忙修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