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来信(第2/4页)

说着说着,陈夫人脸上也流露出来笑容。

乔彦成:“夫人聪慧,正是如此。我估摸着桑宁今年定是没问题的。”

陈夫人吩咐荔枝:“快去把二少爷叫回来。”

荔枝:“是,夫人。”

一个月后,秋闱放榜。

陈夫人带着意晚去看榜,如乔彦成所料,乔桑宁中了举,而且名次还不差!

陈夫人激动地抓着意晚的手,笑着说:“总算是中了。”

虽然桑宁是自己的庶子,但也是养在自己身边的。他性子内向,不怎么爱说话。从小就爱读书,一直努力证明自己。

意晚也为二哥哥开心着。

随后,她看向了榜首的位置,果然,梁大哥高居榜首,成了今年的解元。

陈夫人顺着女儿的目光看了过去,初时她没看出来什么,把这名字在心中默念了几遍后,突然反应过来了。

梁行思,这便是曾与女儿定亲之人。

陈夫人什么都没说,随女儿一同上了马车。

桑宁中了举,这是府中的一大喜事,即便是不怎么喜欢这个孙子的老太太也很是欢喜。

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饭。

永昌侯喝得醉醺醺的,被人扶着回了正院。

想到白日的事情,陈夫人道:“侯爷可知今年的解元是何人?”

永昌侯只注意到儿子中了举,没怎么关注旁人,他闭着眼睛,随口问道:“是谁啊?咱们的亲戚吗?”

陈夫人:“是那位曾与意晚定过亲事的梁家公子。”

闻言,乔彦成的酒醒了一半,他睁开眼睛,看向陈夫人:“我怎么记得他上回考了一次没考中?怎得突然中了头名。”

陈夫人点头:“对,确实如此。他和桑宁一同落榜,如今中了解元。”

乔彦成的酒渐渐醒了过来,他在榻上坐了起来。

他抬了抬手,让屋里所有人都退了出去。

“夫人可还记得当初那道士说过的话?”

陈夫人怔了怔,点头:“记得。”

乔彦成:“你说他说的话会不会是真的?之前连榜都上不了,短短一年却中了头名。”

陈夫人:“应该不是真的吧。听说那位梁公子上次没中是个意外。”

乔彦成:“纵然是个意外,你没觉得跟意晚沾上关系的人运气都变得好了起来吗?”

这话陈夫人倒不好反驳了。

侯爷表面上因为意晚失了主考官的名头,结果却因此躲避了一件祸事。那礼部的官员到现在还被关押着,一路上被押送回京城受审。桑宁也因此事中了举。

若是没有意晚拒绝定北侯,侯爷此次定然还是辽东的主考官。那么京城的主考官不会被换,桑宁也不会中举。

这些倒是有些说不清了。

陈夫人想到那道士的话,看向定北侯,认真地说道:“我不管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绝不会同意把意晚嫁到宫里去。”

看出来夫人的意思,定北侯连忙道:“你放心,我也不会的。”

陈夫人:“那就好。”

随后,陈夫人提到了梁行思:“其实那位梁公子也不错。”

有了定北侯,乔彦成心中哪里能看得上梁行思,即便是他明年中了状元,入阁拜相,他也看不上。毕竟顾敬臣又有权又有势,不是一个普通寒门学子能比的。

乔彦成刚想出口反驳,又忍住了。

“确实不错,学问挺好的。不过,人品究竟如何就不知道了。有些人书读得是不错,人品却差得很。高中之后抛弃糟糠之妻的也大有人在。”

陈夫人点了点头:“侯爷说得对。”

乔彦成笑了,端起茶轻抿一口。

陈夫人又道:“若是人品也好呢?”

乔彦成怔了怔,道:“夫人不是说要问问意晚的意思么。光咱们喜欢有何用?”

最近女儿似乎没那么讨厌顾敬臣了,收了他不少东西,想来这二人应该有戏。

陈夫人看向乔彦成:“真的是意晚同意就可以吗?侯爷不会反对?”

乔彦成:“对!”

希望女儿不会让他失望。

第二日,意晚过来请安时,陈夫人问:“你可是喜欢那位梁公子?”

意晚怔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

陈夫人盯着女儿看了许久,道:“如今他中了解元,来年会试想来也不会太差。若是最终殿试能考入前三,你祖母和父亲或许能答应这门亲事。”

意晚:“梁大哥更像是我的一位朋友。”

陈夫人能看得出来女儿说的是实话,便没再提关于梁行思的事。她想到另一个人,问道:“那位定北侯呢?”

听到顾敬臣的名字,意晚心中微微有些异样的感觉,沉默下来。

陈夫人似乎明白了什么,道:“边关打了胜仗,我听你父亲说他也快回来了。”

意晚:“嗯。”

说起来,顾敬臣不是七月就该回来么,怎得九月了还未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