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6页)

碰巧的是,初夏的考场又和王朝夕分在了一个学校,两人还分到了同一间房间。

九中是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分的,初夏第一,她第二。

蒋知达也跟着来这个宾馆住,初夏一开始是拒绝的,她跟着学校考试会出什么意外。

但蒋知达有自己的道理:“我本来就是来陪表嫂你高考的,你考试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要是还在之前的招待所待着,那我就是没完成爷爷和二表哥交待给我的任务!”

但不得不说,有蒋知达在,初夏考试的时候不用担心饭菜的问题了。

他不知道从哪里找的厨子,天天都给初夏送来既干净卫生又不过分油腻的饭菜,就是早饭也不重样。

这真的是把蒋外公和岑峥年的话当圣旨办了。

倒是初夏考试的时候遇到点小意外,她考第一场语文的时候,有个学生太紧张,加上天又热,直接晕过去了。

当时整个考场的学生都被吓了一大跳,等那个学生被老师们抬出去,很多考生还久久没办法平静下来认真做题。

不过这其中不包括初夏,她现在是考生,考试就是她唯一的任务,其他的有老师在,也会有预备的医生,晕倒的考生不会有事。

初夏只看了一眼考生的情况,判断了下是中暑,及时救治没有事,便专心去做自己的试卷。

语文卷对初夏来说并不算难。

第一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类似于“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这种。

初夏很顺畅地把第一题做完了,接下来文学常识填空,在一段话中填词,阅读一段文字解释加点字词语,初夏都没觉得很难。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她反复背反复做的题,遇到文言文解释和翻译时,也是她熟悉的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

直到做完最后一题客观题,初夏都觉得顺畅极了,没有遇到她不会的。

但她心态没有飘,还是很稳地去看作文。

议论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初夏微笑,这种题是她的强项,前世谁没有在网上看过这句话的讨论,而且学《岳阳楼记》时,她老师还专门让她们根据这句话写出来自己的想法,初夏得了优秀呢。

因此她在心里组织了下语言,列了下简纲,围绕着作文给的论点开始论证。

等她写完,和预选一样还剩很长时间交卷,初夏把卷子仔仔细细检查了好几遍,改了一个因为马虎写错的错别字,直到时间到了才把卷子交上去。

下午考数学,初夏也没觉得很难,包括附加题她都做了,附加题和前面的题对比虽然有难度,但就是多绕了几个弯,理顺了就能做出来。

三天的考试时间一晃而过,最后一场考的生物,和英语一样,这科是初夏的强项,她最后一场考得很放松。

等到考试结束出来,初夏看着外面挂在西边半空中的太阳,已经没了中午那么热,但还倔强地散发着光芒。

她用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整个人彻底放松下来。

这时候王朝夕走到了初夏身旁,眼睛看着她,在初夏疑惑的目光说:“这次考试,你觉得你能考多少分?”

初夏用手做扇子给自己扇了扇说:“我不知道,等明天去学校估分的时候就知道了。”

考完试学校就已经拿到了答案,大家都知道明天要去学校对答案估分,趁着大家还记得自己写的卷子内容的时候。

估完分之后就是填志愿。

初夏考试的时候,蒋知达就在学校外面大树底下蹲着,拿着一把蒲扇,给自己一边扇着,一边和旁边九中学校的带队老师说话。

蒋知达因为天天给初夏送饭,大家都认识了初夏这个表弟。

“老师,你说考试结束的铃声都响了,怎么人还没出来呢?”

跟队的老师是胖胖的教务处主任。他原本是不用跟队的,但他申请跟另一个老师搭班,跟初夏考试的这一队考生。

他身体胖,更受不住热,拿着和蒋知达一样的蒲扇“呼呼”扇着,还不停用手揪着衣服领子,希望能多点凉风。

“学校开门得等老师把卷子收好,年轻人不要急嘛。”

主任嘴上这样说着,不过就看他一直踮着脚往学校看的模样,脸上的表情比蒋知达还着急呢。

主任为什么过来跟队,就是为了最先知道初夏考试的情况。

现在初夏可是九中的希望,所有九中老师都希望初夏在这次高考中看出来一个最好的成绩,最好比预选考试的成绩还要好!

初夏和王朝夕出来得早,她们也是最早来到门口的,蒋知达一眼就看到了,他高兴地跳出来冲初夏招手:“表嫂,我在这里!”

学校大门一开,初夏朝着他的方向走过来,也看到了和他站一起的主任还有另外一个跟队的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