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5页)

三人绕过一座花园,突然看见了李文简和叶朝阳坐在一处观景亭内。亭下种了株殷红宝巾花,藤蔓沿着亭柱蜿蜒上爬,亭亭如盖,将小小的亭子挡了大半,花枝垂下,花艳如云,与远处殿顶的琉璃瓦相映成趣。

李文简逆光站着,看不清眉目长相,一身宽大的明黄色圆领外袍在晚风中轻轻拂动。

昭蘅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没有打扰他们,垂下头继续往前走。

“昭蘅。”忽听身后传来李文简冷玉般的声音。

她只好驻足回眸:“殿下?”

李文简瞥了叶朝阳一眼,收回目光道:“此事我已知会户部,细节处你跟他们商议即可。”

说完他步下台阶,朝昭蘅走来。

昭蘅越过他的肩头,看向亭中的叶朝阳,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叶朝阳微颔首。

“看到我跟鬼追来了一样?”李文简嗓音微沉。

昭蘅侧过脸看了他一眼,见他脸色似乎有些不好,又很快移回目光,将怀里的琴默默往上抱了两分:“你在和朝阳县主说话,我怕打扰你们谈事。”

“慈幼局年久失修,她想牵头重新修缮慈幼局。”李文简道。

他在对自己解释吗?这个念头一声,昭蘅心里一阵慌乱跳动。

怎么可能?太子殿下根本无需解释什么。

昭蘅的手紧紧抱着琴,琢磨了一下,露出一抹笑说:“是好事呀。”

“是好事。”李文简也点头。

“殿下怎么跟她约在这里?”昭蘅仰起头望向李文简,无论是去东宫,还是去建章殿,他都不该走这条路才是。

李文简摸了摸鼻子,道:“从宫外回来,顺路经过,恰好碰到叶朝阳。”

“哦哦。”昭蘅应承着。

怀里的琴又往下滑了几寸。

这张琴是名师所斫,用料扎实。莲舟抱满了书本笔墨,林嬷嬷年纪也大,琴只能她自己抱着,没多久胳膊就酸了。

昭蘅手指抠着琴身,抠得指节发白,指尖泛红。斜里忽然伸出一只手,拿过她怀里的琴。

“我记得当时让他们从浣衣处调了两名宫女过来。”李文简把琴抱琴抱入怀中,琴身擦了松香,他闻着皱了皱眉。

“殿下是说冰桃吗?”昭蘅淡淡地说:“她会识字,我让她在打理库房,没做近身伺候的差使。”

“人若是不够用,就让云封她们也去长秋殿。”李文简道。

昭蘅轻轻蹙了下眉。她不习惯身边乌泱泱跟着一大群人,许多事情人多做起来不方便。她忙摇头说不用:“人够用了,我是去学东西,又不是摆威风的。”

李文简并未强求,有些习惯许多年才养成,并非朝夕之间就能改。

只是方才他远远地看着她抱琴走近,身形本来就小,被那琴挡住大半,脸都看不清了。

求学之路很苦,他小时候在国公府进学,也是夏练三伏冬练数九。

她没有那么脆弱易折,一点小小的困难难不住她。

叶朝阳站在亭中,望着宫道上的一幕,手紧紧地攥着裤腿,眼角有点红。

她刚才看得分明,殿下竟然屈尊降贵亲自给她抱琴。

方才她去给皇后娘娘请安,然后借口兴修慈幼局去东宫找殿下,结果得知他人不在。就在她以为自己要跑空路的时候,意外看到他疾步匆匆从宫外走来,到了习艺馆门前脚步却不经意放缓。

她总算是没有走空路,盈盈上前与他行礼,刻意邀他到亭中议事。

他没有拒绝邀约。

可是没过多久,她就看到昭蘅抱着琴从习艺馆里走出来,然后他又匆匆撇下自己离开。

所以殿下是刻意走得慢等她吗?

遥遥望着宫道上的一双人,道旁繁花若锦,盎然枝头。

所有的热闹都像是为他们盛放一样。

叶朝阳骤然放开捏紧裤腿的手,她不能妒,不能因为一个昭训而妒。

黄昏昏沉的天没有白日的温热,夜风徐徐微凉。李文简将昭蘅送回长秋殿,转身又要走。

“殿下不留下用晚膳吗?”昭蘅问。

李文简道:“还有事要去见父皇,不在东宫用膳了,你晚上也不用去承明殿。”

昭蘅点点头,转身往殿内走。

一阵夜风吹来,吹动她肩头的披帛,轻柔荡漾,从李文简的手背上拂过。他抬手握住柔软的锦纱,昭蘅前进的步子止住,错愕地回头,看到他手中妃色的柔软。

“殿下?”她眨了眨眼,目光从披帛缓缓移到他脸上。

看到他唇角漾起笑意:“你要是等我的话,可以一起吃宵夜。”

昭蘅没有吃宵夜的习惯,不过她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好。”

李文简放开她的披帛,掌心仍有柔软触感。

白日太闷热,她出了很多汗,回到长秋殿先让人准备沐浴。

浴桶里装满温水,她在里面泡着身子,待洗净身上的黏腻,她爬出浴桶,用盥巾擦干身上的水渍,穿上衣服出去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