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4/5页)

皇后颔首,又问:“你现在住的哪里?东宫很多宫室都荒废已久,记得提醒你们殿下一声,让他找工部的人好好检查修缮,杜绝再出这样的事。”

昭蘅抬眼望向她,又微微垂眸,声音低了些:“暂时在承明殿叨扰殿下。”

皇后只是“哦”了一声,并未再说什么。

昭蘅轻轻舒了口气。

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叶朝阳的手轻轻颤抖了下。承明殿是殿下日常起居的寝殿,她搬过去和他同住,岂不是朝夕相对?

她垂落在袖子里的手轻轻攥紧。

“娘娘。”叶朝阳勉强扯出笑脸,对皇后道:“广济院筹集到的善款,除了一部分用来给孩子们购置日用之物,另外一部分我想在慈幼局里开办义学。”

她声线沉稳,极力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没有任何异样。

皇后略思索,肯定了她的想法:“开办义学很好,识文断字明德循理。不过不能光是教授文才,有些人天生不是学文的料,非逼着他进学反倒是缘木求鱼,对于这一部分孩子,最好开设技艺课业,譬如说女工刺绣、打铁,让他们长大后有一技之长得以谋生。”

叶朝阳赞许地点点头:“还是娘娘深谋远虑。”

昭蘅看向皇后的目光充满敬佩,如果戾帝当政期间,也有慈幼局这样抚弱怜恤的机构,也有人为他们日后谋生思虑,她小时候便不用遭那么多的罪,受那么多的苦。

“朝阳,我把慈幼局交给你,你大可放手去干,只要是为孩子们好,你的决定我都会支持。”皇后眉眼间多了温柔。

叶朝阳规规矩矩应声:“是,朝阳必不辜负娘娘所托。”

昭蘅不参与她们俩的对话,她低头喝着茶,这茶的味道很清爽,喝着十分爽口。她刚喝了两口,忽然听到皇后唤她道:“昭蘅,你若是闲来无事,也可以去慈幼局看看。”

昭蘅扭头看向皇后,有些不大相信:“我可以吗?”

皇后笑道:“当然可以,只是慈幼局离宫城很远,来回可能要受些颠簸。”

叶朝阳愣了一下,随后挤出一抹浅笑:“以后慈幼局有什么事情,我叫上昭训一起。”

昭蘅重重点头。

几人又坐了一会儿,宫女上前禀报说:“殿下来了。”

皇后望着牡丹花道另一头走来的李文简,不由再次感叹岁月匆匆,一晃便是这么多年,她和元清的儿子已经这么大了。

分明晌午才见过他,此时竟又开始想他了。

“母后。”李文简双手叠在身前,朝皇后揖了一礼。

叶朝阳站起身:“殿下过来了?顺便尝尝我亲手做的茶,今春我亲自到茶山采摘炒制,累了大半个月,才只做了一斤。”

李文简摆手说不必:“碰巧经过,马上就要走。”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昭蘅就忍不住想起李文简对她那句算得上尖酸的评价——沽名钓誉、心思深沉、算计太多。她偏过头悄悄看了叶朝阳一眼,发现她唇边始终噙着端庄得体的笑。

“母后,近来天气炎热,您要注意避暑。不要因为节俭舍不得用冰,反而因小失大。”李文简扭过身关切地对皇后说道。

皇后对他点点头,此声说:“你近来政务繁忙,也要注意休息,切莫劳累过度。你忙就先回去吧。”

李文简笑笑说好,然后朝昭蘅望了一眼:“你现在要回吗?”

昭蘅点点头,跟着站起了身,她深深地朝皇后福了一礼告别,然后和李文简一起走出亭中。

道路两旁牡丹花开如云霞簇锦,色泽艳丽,风流潇洒。那一双人影落于花从上,被黄昏日影扯得时而靠近时而分开。

一些往事又忽然涌入脑海。

“乖乖喝药,等你病好了,我就带你去洛阳看牡丹。”元清坐在病床畔,手端着药碗,温声哄她。

“洛阳好远啊。”少女轻咳两声,语气中有些失落。

元清揉了揉她的头,又笑着跟她说:“那以后成婚了,我在院子里给你栽满牡丹。”

那年她十六,他十八,正是一生中的好年华。

皇后看着他们消失在花道尽头,从遥远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她觉得自己最近有些伤感过头。

李文简阔步走在前面,他腿长步子迈得大,昭蘅近乎小跑才勉强跟上。虽然已是傍晚,太阳西移大半,半张脸隐于远处的宫殿之后,可毕竟是盛夏,她还是热得汗流不止。

黄昏的林安池四下阒然,池风吹拂在脸上送来清凉。李文简的步子慢了下来,等昭蘅走近了他突然扭头问:“热不热?”

昭蘅掏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认真地点了点头。

“跟我来。”李文简负手信步,步子比刚才迈得小了很多。昭蘅跟着他走上了与东宫背道而驰的路,她看着他的背影问:“殿下不回东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