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5页)

入宫之后身边都是牧归他们这样的粗人,根本注意不到他的荷包破旧这样的细枝末节,加之他对日用之物没有太高的要求,无谓新旧,能用就好。

昭蘅将荷包在手中捏了捏,仰起脸看向李文简,唇角扯起一抹笑,两颊上梨涡浅浅:“我给殿下做个新的吧,这个实在太旧了。”

李文简淡淡“哦”了一声,转过脸继续摇橹。

昭蘅将他荷包里的东西掏出来,里头只有一块玉环,她觉得这会儿再爬去船头把玉环递给他太麻烦,便先塞到自己的腰间。

她把抓来的萤火虫全部装入荷包里,很快就装了满满一荷包,系好口子,只留了一个小小的透气孔,萤火中在荷包里飞舞,点点金光闪烁。

船靠了岸,李文简套好船,扶着昭蘅下船。

远方灯火葳蕤,这里寂静得仿佛世外之地。昭蘅牵着他的手,跨了一大步踩到水榭上,木质的地板顿时嘎吱嘎吱作响。

昭蘅跟在李文简身后,往东宫的方向走。池子这一头路旁几乎没有宫灯,只有满天星光铺路,她采了好多莲花,一大捧抱在怀里,将视线遮挡大半,所以走得很慢。

阒然无人的池边,李文简只听得他们的脚步声。他走着回头一望,看到她抱花缓行,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站在原地等她走近。

昭蘅走到他面前,仰脸不解:“殿下怎么不走了?”

“给我。”他扭过身,从她怀里接过花。在她怀里还是很大一捧的荷花,落入他臂弯里却又显得没那么大把。

昭蘅微微一愣,她抬眸望了他一眼,他却又转过身继续走了。她垂眸,勾了勾散在耳边的碎发,快步跟上他的步伐。走了没两步,他忽然又停下,这次撇下一小截袖子给她,头也不回地说:“怕黑就拉着。”

昭蘅犹豫了下,还是抬手攥住了他的衣袖,上好的云锦柔软光滑,捏在掌中手感极好。

回到承明殿时,牧归正在殿外等李文简,看到他们回来,立马上去禀报:“殿下,梁先生过来了,在正殿等您。”

李文简点点头,把臂弯里的莲花递给昭蘅,说:“你先回去。”

昭蘅说了声“好”,继续往寝殿走。

林嬷嬷和莲舟正在寝殿内铺床,两人有说有笑,听到脚步声回头望见昭蘅,两人就不说了,莲舟闭着嘴抿笑。

昭蘅诧异:“莲舟,你笑什么?”

“没什么!”莲舟否认:“嬷嬷给我讲笑话呢!”

昭蘅没再追问了,让莲舟去找纱布过来。莲舟哒哒地跑开,没一会儿带来纱布和彩线。

昭蘅在案前掌了灯,借着灯光开始缝制纱囊,针脚细细密密,很快,一个纱囊就缝好了,她又在纱囊的顶端缝了一对兔子耳朵,塞入柔软的棉花,耳朵软乎乎的十分可爱。最后又在纱囊正面沾了一对黑曜石,就更像兔子了。

完工之后,她从荷包里把萤火虫捉进纱囊内。

一只会发光的兔子就做成了。

她把萤囊交给莲舟,让她赶紧送去珠镜殿。

莲舟拿着萤囊飞快地走了出了承明殿。

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昭蘅这才收拾东西去书房写字。她写了很久,莲舟回来禀报说:“主子,萤囊已经送过去了,八公主开心得跳起来呢。”

想到小八开心的模样,昭蘅执笔温柔地笑了笑。

“主子,回去歇了吧。”莲舟道。

昭蘅看向更漏,原来已经这么晚了。她望向旁边空着的书案,看样子殿下今晚上不会过来了。她起身回寝殿,刚好在路上碰到过来的飞羽,他禀报说:“昭训,殿下说他今夜回来得晚,让您早些休息,不必等他。”

昭蘅点点头,转身回寝殿去,林嬷嬷已经备好了沐浴用的热水,她沐浴后回到床上。许是下午在林安池里睡了太久,她没有多大睡意,于是拿着书靠在床上看了一会儿,睡意渐渐袭来,她看向黑漆漆的窗外,天已经不早了,殿下怎么还没回来?

李文简一手负于身后立在烛光之下,面色凝重。梁星延抱着胳膊,修长的手指搭在臂弯的锦缎上,他微笑道:“二皇子在北地拥兵自重,这么多年,殿下数次召他返京,他都抗旨不准。这次他悄悄绕过河西走廊,和许州节度使在參渊会谋,显而易见,他已经生了反意。”

李文简坐回椅子里,端起桌子上的茶盏,感知到茶水微凉后,又将茶盖肆意放下,茶盖与茶盏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殿下,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们要及早设法应对。二殿下在北地多年,北地百姓现在都只知二殿下不知天子。以他在北地的威望,如果不先发制人,等他真的和许州勾结上,就为时晚矣。”沈敬山的手指在舆图许州的位置上重重点了下。

许州地处南北交汇点,是贯通南北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