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5页)

安嫔递过帕子给她:“今天慌慌张张的,食盒上的面粉都没擦干净。”

“没关系的。”昭蘅笑着说,顺手从腰间扯出她的帕子擦了擦手,唇角弯成好看的弧度:“劳您有心,一直记挂我。”

坐了一阵,昭蘅亲自送安嫔离去。

目送她的肩舆消失在宫道上,昭蘅这才转身回殿内。

她坐在书案前,望着案头的几盘糕点出神,她取了一块儿糕点放入口中,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甜丝丝儿的,很好吃。

不知不觉,就吃完了整整一碟。

*

北府。

入夜时分,天边银月如钩,风声凛冽。

风势卷起雪粒,狠狠地扑在冰原上。天色更加暗青,浮玉站在帐前踮脚眺望,被风吹得双目发涩。

北地苦寒,一年之中大半时间都是严冬,八月即飞雪。不过申时,天色如墨,雪如织缕。

雪粒落入浮玉乌黑的长发中,顷刻间便停下白白一层。

她的脸色被冻得苍白,唯有鼻尖微微泛红,臂弯里搭着黑青鹤氅,目光如灯一直眺望着雪原深处。

寒意侵入骨缝中,她也一动不动。

雪原上起了雾,裹住苍茫天地,耳边尽是寒风呼啸的声音。

将军早上出了帐,已经七八个时辰,一直未归。

不安充斥浮玉心头,眼见马上就要天黑,她转身正要进帐,准备提灯去寻将军。

脚踩细雪的沙沙声渐近。

浮玉极目远望,看到昏暗的雪色间有一点暖黄的光焰亮起。

雪花如飞绒,缠绵不绝。

那一盏孤灯遥遥靠近,在地上铺开一圈黄色光晕,照亮前行的路。

一道颀长的身影立在暖光之后,落于雪地里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

是将军!

浮玉捏了捏手里的鹤氅,提起裙摆朝那点光亮奔去。

走近了,看到将军身上穿着铁甲,大雪落了满身。

他手中握着茫茫天地间唯一的光源,垂眸看她,声线清冽问她:“你为何在帐外?”

灯笼温暖的光焰照在她脸上,脸色都未曾浮起半点暖意。

她无言地踮脚展开手里的鹤氅,轻轻披在他的肩头。

而后冻得麻木的手忽然被人攥住,落入一双宽大的掌心内。

微微的暖意从他的掌心裹入她的手掌。

那点温暖成为她在雪中唯一的贪恋,她的视线落在他沾雪的眼睫上,轻轻笑了笑,抬手拂过他睫毛上的雪绒。

“徐将军在帐中等你。”浮玉开口,声音被冰雪冻得直颤。

“嗯。”

李奕承牵着浮玉的手,转身走入帐内。

“殿下,这几日驿站里仍是没有来信。”

“是吗?”

李奕承拿起案头的一封信,垂眼扫过几行字。

“殿下,您明知道这些年送入京城的信报,除了军务,其余的全都石沉大海。您又为何非要写这封信!”

纤长的睫毛遮掩了李奕承那双眼瞳里的情绪,他漫不经心地将手中的信件扔进燃烧的火炉内:“成亲乃是人生大事,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娶浮玉,自然要禀报家中父母兄长,才算明媒正娶。”

徐闻声听得痛心疾首:“殿下当他们是父、是兄,他们可曾当殿下是子、是弟?这么多年来,他们管过殿下在北府过的是什么日子?”

五年放逐,生死不论,这算哪门子父兄?

浮玉小心地觑了眼怒极的徐闻声,而后垂下眼眸,听到吊炉里翻滚的水声,她用帕子握住锅把,倒出两杯热气腾腾的奶茶,端起其中一杯递给坐在榻边的李奕承。

他接过茶杯,将滚烫的杯子捏在掌心,没有说话。

“从前年开始,他们想方设法克扣咱们的粮饷,今年又让陈伦送来那样一封信。放任殿下在北府不管不问,这不是要逼您去死吗!”徐闻声道。

这话说得有些沉重,但徐闻声却见李奕承端起手中的奶茶喝了一口,然后把杯子放在案上,沉默着一言不发。

徐闻声瞬间了然,殿下仍是下不了决心。

他随即起身,阔步走到门前,抬手掀起厚厚的毡帘,冷冽的雪风从外面灌了进来,呼啸的风声在帐顶盘旋。徐闻声驻足片刻,说:“末将失言,请殿下勿怪。”

男子黑青的衣袂拂动,步履沉重地走出门去。

残月光华洒满帐内,随着毡帘落下,又尽数挡在了外头。

“浮玉。”一直沉默坐着的李奕承忽然开口。

浮玉的一双眼睛一瞬亮起来,她忙起身走上前:“将军。”

李奕承拉过浮玉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从怀里掏出一把糖递到她眼前。

“你不吃吗?”浮玉看着他。

李奕承摇头,将糖塞入她掌心。

“浮玉,你听到了,我的父母亲人已经弃我于不顾。他们将我放逐北地,不管我的死活,也不管我的婚娶。”他垂下眼帘,似乎尽力翻找了某些遥远的记忆。他从小由阿翁抚养长大,对父皇和母妃只剩个模糊的影子。他倒是记得阿兄的样子,可记忆一直停留在他含笑送自己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