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5页)

安氏宽厚,对来投奔的亲友和落魄文人都以礼相待,起初在府上西北角辟出一角供他们居住。后来战乱起,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也是为了府上的安全,安氏傍着后院府墙起了一排平房容纳落魄亲友和门客。

牧归心想,公子当时因为王仲的一面之词误抓了这个小姑娘,可到底没伤着她,对她怎么样,甚至事后一直找补帮她,现在她来投奔,送去宁平巷也合适。

可谁知,李文简隔了一会儿,面上添了几分愉悦:“不用,我去跟大舅母说,让她们住在庆园。”

“庆园?”牧归纳闷,庆园离公子的晏山居只有一墙之隔,虽说不大,前后只有三四间房,可园中风光奇好,临湖靠园,就算园子里的正经主子也不是谁都能住上的。

公子怎么对那个小鬼头如此优待?

他不解地挠了挠头,公子原本就稳重老练,现在做事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昭蘅被几个侍女带去了一间房内,她们服侍着她脱下一身沾满泥水的粗布麻衣,洗去这一路上沾染的泥污,又在借来的一大堆新衣里挑好了衣裳替她换上。

昭蘅坐在铜镜前,看着镜子里面黄肌瘦的人影,人还是懵的。

丫鬟站在她身后小心翼翼地替她擦头发,她浑身不自在,可她只要说自己来,她们就说:“这是公子吩咐的。”

窗外雨声不歇,昭蘅没有丝毫睡意,抱着柔软的小枕头坐在床上发呆,听着外面不停歇的雨,她心里复杂极了。

这个地方好漂亮,房间的每一根柱子上都雕着精美的花。

书琅哥哥说这里以后就是她的家,她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整个人就像轻飘飘地踩在云朵上。

无论是这陌生的府邸,还是从天而降的华服,一切都让她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姑娘,该睡觉了。”开门声忽然传来,刚才为她搓澡的那个丫鬟走了进来,看着那窈窕的身影渐近。

她走到床边,蹲下身打算为她除去鞋子。她有点脸红,还有点不太自在,自己一脚踢开鞋子,飞快地爬到床上,拉过被子盖好。

盈雀之前服侍过大姑娘,晚上哄睡可得费一番功夫,见昭蘅如此乖觉,她唇角微弯,将她的被角掖好,道,“快睡吧,公子说明天早上你祖母很早就会来府上,你还要早起。”

“祖母?”昭蘅对这样的称呼还很陌生。

盈雀想到她来时穿的那身破破烂烂的粗布麻衣,料想她应该是穷苦出身,便笑了笑说道:“就是奶奶的意思,他们大户人家讲究,都唤祖母。”

昭蘅哦了声,偏着头又呢喃了两声。

盈雀温软的手轻轻覆在她的眼睛上,柔声说:“睡吧。”

昭蘅点点头,乖巧地慢慢合上疲惫的双眼。

盈雀在床边守着,等她睡熟了才熄灯到次间歇息。

*

李文简漏夜去见了白氏。

安氏乃是百年大儒,家风醇厚,乐善好施,李文简出面为她求情,白氏自会卖他几分薄面。

她听说昭蘅的父母是在发大水时摆渡行人才遇难的,心中对她多了几分怜惜,又听李文简说她为了救老祖母不惜舍身为毒人王仲试药,更是对她赞不绝口。

只不过,无依无靠的孤女接济便算了,接到府上来却不大像话。

李文简说:“她有几分天赋,我想带在身边加以教导,日后定能成大器。”

他的阿蘅前世实在太过耀眼,在宫中提拔女官,修善堂,大兴女学,行女户之政。让女子有了为国报效的机会,天下女子莫不歌颂她的功德,为她建祠立碑,流芳百世。

他这样一说,白氏便不再说什么,点头应下。

回到雁山居,他没有丝毫睡意。

拿了一卷书坐在窗前慢条斯理地翻着,想到明日要见到昭蘅奶奶,他心底一阵酸涩。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感到有些颓然。

前世这个老妇人虽不是他亲手所杀,却跟他脱不了关系。

他一直不知该以何种面目去面对她。

案上灯盏的火焰轻轻摇动,照在书上一行行墨字上,像水中浮游的蝌蚪,无法进到眼底。

李文简觉得这光过于晃眼,便将灯盏移得远了些。

纸上的字也暗了下去,他捏着书坐在案头,犹如枯木般坐着,默听一夜风雨。

春日天光亮得早。

黎明时分雨声歇了,晨间曦光从窗棂斜飞入内。

牧归一早过来,以为李文简与往日一般天不亮就起床锻炼,便打算先把房间整理洁净,再去府外接昭蘅的祖母。不曾想来到他的卧房前,房门半敞,里头还是昨夜他理完被褥的模样,昨夜公子不在房中。

再抬眸望向书房,书房里还有烛火燃烧着。

他愣了下,公子昨夜一直在书房中吗?犹豫片刻,到了门前轻扣:“公子?”

李文简枯坐一夜的身躯动了动,他终于找回自己声音似的:“她来了吗?”嗓音里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