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2页)

后来是纪榛不想沈雁清难做,才劝说父亲打消入赘的念头。

如愿嫁给沈雁清后,沈母记挂纪榛所作的桩桩件件罪事,这三年时不时就要让纪榛难堪一回。

如果是旁的人纪榛绝不会乖乖听训话,可那是沈雁清的母亲,他若是有所不敬,恐惹得沈雁清对他更加不满。

是他痴缠沈雁清,如今种种都是他该受的。

纪榛用过早膳,与吉安一同前往沈母的院落,一路上奴仆皆低首问候:“少夫人。”

他听着这一声声,又思及沈雁清应承与他一同用晚膳,决心无论待会沈母说些什么皆当作耳边风。

婢子进去传话,沈母有意晾着纪榛,他在外侯了约莫半个时辰才得以入内。

沈母年逾四十,上了年纪亦是美人,只是面容端肃,瞧着并不好相处。

纪榛行礼道:“母亲安好。”

他对待自家老父都不曾如此敬重,沈母迟迟不应,也恭恭敬敬地盯着自己的鞋面。

片刻,沈母才开口,仍是那些为人妻要贤惠温良的大道理。纪榛左耳进右耳出,心思飘到天边去,一会儿想翅鲍要怎么个炖法,一会儿想沈雁清现下在做什么.....

沈母叫了他两声他才茫然抬头,“您说什么?”

顶头的妇人面露怒容,勉强压下责问的话语,对婢女一摆手。

几个婢子拿着卷好的画卷站在纪榛面前,纪榛不明所以,等画幅散开,每一卷里头都画着一个美娇娥,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纪榛喜美人,无论男女,真心夸赞道:“母亲从哪儿收罗的美人图,甚是好看。”

他绕着画相欣赏起来,越看越是喜欢,正打算向沈母讨要一幅拿回去细细品味,听得沈母说:“你与雁清成婚近三年,也是时候给他纳个侧室了。”

纪榛一怔,看向沈母,“母亲何意?”

“沈家只雁清一条血脉,自要添丁添福。你虽为沈家媳妇,到底是男儿身,无法孕育子嗣,丈夫不提,你心中也要有数,念你年岁还小,不懂事宜,我替你做主。”

纪榛原想今日听完训话就相安无事,未料到沈母拿这事做文章。他顾不得尊敬长辈,反驳道:“沈家人丁确实单薄,母亲如此懂礼数,怎么不替父亲多纳几个侧室,为沈家添福?”

他虽不是能言善辩之人,但除了心甘情愿在沈雁清那里吃瘪,旁的人他还是可以堵两句的。

此言一出,满室凝重。

沈母脸色骤变,狠狠拍桌,“放肆!”

纪榛心知方才的话是大不敬,他一说完也有几分悔意,但覆水难收,他只得接着道:“母亲,有我在一日,沈雁清绝不可能纳侧室,此事没得商量。”

沈母美目圆瞪,“你怎知雁清的想法,他被迫与你成婚已是无奈,你难不成还要他此生膝下无儿无女,无人送终吗?”

纪榛抿唇,“他若死我前头,我给他守灵,若我先离世,他爱娶几个就娶几个。”

除非他死,否则他定不会让沈雁清染指旁人。

“你竟然诅咒我儿子死。”沈母气得发抖,连话都说不利索,“好得很好得很,这就是雁清娶的好妻子,来人,开祠堂。”

纪榛咬了咬牙,仍是直挺挺站着。

“你到祠堂跪对列祖列宗反省,什么时候改口了再出来。”

纪榛头也不回地出院。

吉安听见自家公子又要被罚跪祠堂,恼道:“我定要告诉大公子。”

纪榛拦道:“别再让哥哥担心了,跪一跪不碍事。”

不等吉安回话,他又说:“你吩咐小厨房把翅鲍炖上,今晚沈雁清要过来用膳的。”

劝了吉安瞒住兄长,他跟着婢子来到沈家祠堂,直直跪在了蒲团上。

纪榛望着沈家的牌位,其实心里有些害怕他们怪罪自己断了沈家的香火,但怕归怕,他就是跪到一双腿废了,也不可能改变主意。

纪榛从早跪到晚,跪得头昏脑胀,眼见快到沈雁清散值的时辰,才有几分焦虑。

他揉着酸麻得刺痛的双腿,正想让婢子去唤吉安,却见吉安一脸苦相站在大门前。

“可是沈雁清回来了?”

吉安摇头,“公子,沈大人差人传话,今日翰林院公事繁多,赶不及回来用膳了。”

纪榛盼了整整一日,盼来这么一句,一时觉气血翻涌,恨恨地拿拳头砸了几下蒲团。

“吉安,扶我回院,我们自己喝汤。”

吉安诶了声上前扶住站都站不稳的纪榛,心疼得不行。

出祠堂时,婢女怯怯道:“少夫人,夫人还没有让你起来.....”

纪榛瞪她一眼,小姑娘缩着脖子不敢再阻拦,目视着纪榛踉踉跄跄离去。

作者有话说:

沈大人,还不速速回来安慰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