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4页)

只是,她平素不喜宴饮,并不与众人往来。

瑶娘却是知道,她当年若是只是罗家的姑娘,四处交际是正经,而作为宸王妃,太过于热络和四处拉关系,那就有点太点眼了。

在这里,她还见到了真阳公主,公主嫁人之人,沉稳了许多,方才人多,二人不好多言,等吃完酒后,她二人出去散步散酒。

“你最近也没进宫,还没问你如何了?”瑶娘看着真阳公主。

即便在宫外建府,实际上公主府的规矩也很多,甚至公主和驸马都不住在一起,不过真阳公主是个很乐观的人,她和瑶娘道:“我近来过的很不错,还有,你知道庄令仪吗?就是我以前那位伴读。”

瑶娘点头:“这当然知晓,她和我一起住了好几年,只是她当年总劝公主亲近林贵妃。”

“是啊,我记得她嫁了个榜眼还是状元的,仿佛是说他好容易调到内阁做文书,却泄密给外人知晓,被锦衣卫拉走,下了大狱。好歹宪国公救了出来,被贬到一个县任县令呢。她之前四处奔走,还求到我这里来,只是这是国家大事,我一个公主怎么能插手。”真阳公主想起此事还是很唏嘘。

要知晓轮值内阁,经过无数机密之事,威风八面,但同时,风险虽然很高。

当年,瑶娘就听罗至正提起过他轮值内阁时,就是四肢肿胀,每日待命,他们虽然只是在内阁文书之职,但六部尚书都不敢随意得罪的。

罗至正自己做礼部尚书时,还特地开了两千两送给掌书房者,走的是公账,也就是陈例。

这黄道宾大概得意忘形,事情做的不够周密,又得意的很,因此很快就出了事端。

“好在庄令仪出身宪国公府,否则,我听你这么一说,恐怕就很难出来了。”瑶娘捂住胸口,似乎有些怕。

真阳公主点头:“三嫂不愧为世代仕宦之家出身,的确是这么回事,真是很难想到。”

就连真阳公主那个时候都曾经听闻庄令仪做她的伴读很有可能许配给自己的三哥,不过可惜,后来三哥和母妃都没看上她。

若是庄令仪嫁给了三哥,现在的宸王妃无论到哪里都是被捧着的对象。

不过,这也是因为三嫂本身的缘故,若是庄令仪,未必能让三哥以自杀逼迫母妃答应他娶妻了。

庄令仪的事情让人多有唏嘘,高玄策自然也听说了,他忍不住想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看来瑶娘说的很有道理。

而庄令仪正在家整装准备陪黄道宾奔赴即便上任的地方,偏宪国公夫人劝她:“你何不趁这个机会和离算了?或者你住在京里,总比去那穷乡僻壤,烟瘴之地要好的多啊。”

“夫妻岂能共甘不能共苦?传出去女儿成什么人了。”

她赫赫扬扬的下嫁给黄道宾,现在却成了京中的笑话,她怎么能够忍受。

父母早已年迈,虽然权威还盛,到底家中哥嫂当家,嫂子对她颇有微词,不至于尖酸刻薄,但是也让人很烦。

宪国公夫人听了这话,重重的咳嗽几声:“我的身子骨已经很不好了,将来你怎么办呢?这次女婿遭此大祸,足以见他这个人虽然有才名,但做事不谨慎。你以前总说宸王为人骄横,虽有英俊皮相,却是个势利小人,有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可他斗赢了大皇子,现下更是勇于任事,在军中威信大增,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事到如今,宪国公夫人也不得不说了狠话。

女儿太认死理了,简直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母亲身边有哥哥们孝敬,当年既然是我要嫁的,日后承受什么,也是我自己。”庄令仪说的话斩钉截铁。

宪国公夫人打了她一巴掌:“你真是气死我了。”

可终究宪国公夫人还是疼这个女儿,从私房钱中拿出三万两送给庄令仪,这一幕被庄令仪的嫂子知晓,气愤不已。

“老太太只疼她的女儿,也不想想我们公府早已大不如前,实在是太过分了。”

“是啊,上次咱们这位姑太太还得罪宸王妃,真是不要命了。她一个出嫁女,总是为我们公府拉拢祸患,她远走了也是好事。过些日子正是皇贵妃的寿辰,我们也备一份厚礼送给宸王妃吧。”宪国公府的庄大奶奶素来有些机智,她是老宣平侯的女儿,素来很受丈夫婆婆信重。

庄太太点头:“你说的是,这事儿我也同老爷说一声。”

……

随着皇贵妃寿诞开始,庄令仪离京已经无人记起,瑶娘这里也收到宪国公府送的厚礼,知道她们示好的来意,也就欣然收下,又赏赐给宪国公世子夫人等人回礼,这些暂且不提。

也因为庄令仪的离去,宪国公府对宸王没有以前那么排斥了,老国公奉行立嫡立长,而现在的宪国公世子的立场就没那么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