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煽动内乱(一)、两个阴谋分子彼此对视(第2/3页)

到了这时候,于格得承认,他当初的想法是有些太冲动了。也许他毕竟不是觉醒者,对于魔族的能力估计不足,没想到海因里希竟然能击败黑水公爵,弄到现在,反而让幽影领地都陷入了被动。

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于格只能硬着头皮等答案,没想到海因里希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转开话题:“阁下不是魔族,应该是定居圣城,甚至跟教会的关系不错吧?”

于格心里立刻又咯噔了一下,他隐瞒自己的身份也是因为这个,如果他说自己是个主教,那陆希还肯信任他吗?尤其是在黑水公爵事件之后,陆希会不会觉得,他其实是在替教会做事?

不过海因里希却没有追问到底,只稍微一停顿,看他没有回答,就继续说下去:“对于现在南联邦的那位乌利圣徒,于格大人知道多少?”

于格当然知道不少,他还知道千岛之国把布迪王国搅得天翻地覆,而千岛的新王带回南联邦的新作物和新的种植方法,都来自长云领。这么一来,海因里希这个问题的用意就昭然若揭:“女王想要乌利?”

“是想要他的能力。”海因里希纠正他,“女王想要改良作物,乌利正好合适。”

“可是他对水稻的改良并不成功。”于格近身侍奉教皇,对这事儿简直不能更清楚。南联邦的水稻良种每年就只有乌利亲手改造出来的那一些,而这些良种收获之后却不能留种,导致良种的种植规模无法扩大,教皇也是急得不行。

海因里希笑了笑,没接这句话,而是道:“女王希望能招揽他。”至于招揽之后怎么用,那就是女王的事了。

于格微微皱起了眉:“女王认为他的能力是最强的?”其实他觉得战斗力最强的路克菲西圣徒,或者掌管神学院的加菲尔圣徒才是最有威胁的,前者能打,后者能笼络贵族。而乌利,其实只有教皇支持他,假如这些圣徒们最终要选一个登上教皇宝座的话,他倒是也倾向于乌利,因为此人的能力太鸡肋。

但是陆希却想要招揽乌利,这必然不是因为乌利最容易策反——能做到圣徒,信仰一旦动摇整个人恐怕都要崩坏——那么就是因为,她真的觉得乌利的能力很强!强到一旦成为教皇,会令教会的地位更加稳固?

良种……于格有些想不明白。穆特的神农血脉也长于种植,可是怎么用这种能力来改良种子呢?无论穆特怎么努力,也没能培育出可以以无尽深渊生长的小麦和水稻啊。

但不明白归不明白,于格很快就回答:“圣徒是不可能背叛教会的。”

“知道他不会背叛教会。”海因里希漫不经心地回答,“但如果离开圣城,加入辉光之国的新教,或者仅在新教存身,这可以做到吗?”

“辉光之国的新教?”于格有些糊涂了,“女王难道还要尊奉教会?”

“信仰可以存在。”海因里希答道,“但必须是女王所允许的那种信仰。圣城的教会必然不允许留在辉光之国,但民众可以选择只保留信仰,这才是信仰的初衷。”

这话说得有点绕,但于格听明白了。教会当初建立就是为了凝聚信心,鼓励民众,结果到现在却变了味儿。所谓新教,不过是名义上给民众一个寄托,但新教绝不可能再有旧教会的权力与威势,它必须只是一个寄托。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也不会只把精神寄托于死后的极乐,教会便会只成为一个空架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于格沉吟着,“我倒可以想想办法。”乌利现在的处境其实并不太好,他倒是可以推一把。但把乌利挤出圣城的圈子并不难,要他前往辉光之国,那就不一定了。

“先把他挤出来再说。”反正不能让乌利再掌握南联邦那边的土地了。

“那么我回去就想办法。”于格眼里闪过一丝冷光,“教皇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一旦他支持不住,圣徒们就会乱起来。”而教皇的身体,其实掌握在他的手里。

于格有点感叹。他为了能影响教皇,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可是一直不知道究竟在什么时候下手才好,因为即使引发了教会的内乱,他也只能收获一些报复的快感,而无法有真正的获益——除非教会真的自相残杀到实力大减,但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结果到了现在,真正能够从中获益的人出现了,却不是他。这种感觉,仿佛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实在不能说是愉快的。但如果仔细想想,这样目标明确地一步步拆解教会,却又确实地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愉快,因为他看得到未来,就有了更多的动力。

海因里希表情淡然,心里却因为于格的话狠狠一跳——好家伙,直接就把矛头指向教皇了?这个于格绝对是教会内部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