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2页)

云香寨的族长险些从椅子上滑落,神色僵硬道:“我们寨子确实是男丁不兴,但,但那些女子都是好好嫁了人的。”

祝煊垂眸,把晚间挂着的荷包拨正,才幽幽道:“既如此,府衙的成亲公文,为何你们寨子十年不过一二?如此瞧,你这个族长甚是不称职啊。”

白胖的脸上,冷汗如泪珠子似的往下滚,男人破了防线,立马道:“还请祝大人看在我年纪尚轻的份儿上,放我一马,此番回去,我定当叮嘱族人,成婚定要登文造册的,此次天灾,云香寨百姓甚是心忧,我们寨子愿意为大人供一百石粮食,再添二十匹布料,唯大人马首是瞻!”

祝煊淡淡的瞥他一眼,与京城方向拱了拱手,道:“你我皆为皇上办差,为百姓谋福祉,要效忠的人是当朝皇上,与我无甚干系。”

他说着,拿起桌上放了好半天的狼毫,蘸墨,在宣纸上落笔,边写边道:“云香寨,粮食二百石,内含族长一百石,布料——”

“不、不是!是一百石……”胖男人赶忙开口,对上祝煊看过来的视线时,忽的消了音。

“有问题?”祝煊体贴的问。

胖男人吞了口口水,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脸上的肥肉都在颤,“没、没有……”

“那本官,便替受灾百姓谢过了。”祝煊语气清淡道,仿若方才扯开遮羞布的人不是他一般。

说罢,他的视线又绕回到那位石头寨的族长身上,“云香寨的先抛砖引玉了,这位族长这玉可莫要让本官失望才好啊。”

男人一张脸憋得青紫,印堂发黑,“我们寨子,也供粮食一百石,另外有一些药材。”

祝煊手中的笔顿住,忽的弯了唇,神色认真的问:“你瞧我像是拾荒者吗?”

气氛凝结,众人面面相觑,却是无言,生怕这把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祝煊收回视线,语气透着股凉意,“石头寨,粮食二百石,内含族长一百,另外,药材钱折算为一百两,内含族长五十两。”

说罢,他抬眼,“可听见了?”

男人抿了抿唇,憋气的点了点头。

杀鸡儆猴,着实是有成效的。

不必祝煊多费口舌,剩下的几人便有商有量的开了口,你补一点,我添一些,气氛诡异的变得和乐融融。

祝煊一一记下,觉得少的,酌情添补一些。

“时辰不早了,本官就不留诸位用午饭了,慢走。”祝煊自己发挥,将某人的过河拆桥学得淋漓尽致。

府衙门重新打开,各村各寨的领头人被客气的送走,一封抄写的账单公布在门口,特意寻了雨布遮挡,免得打湿。

祝允澄腿麻脸僵,整个人目瞪口呆得到此时尚且没回过神来。

他方才瞧见的人,当真是他父亲,不是沈兰溪吗?!

这事了了,祝煊心里松快了许多,在木桩子似的傻儿子脑袋上轻敲一下。

“走吧,回府。”

祝允澄木木登登的抬腿跟上,险些被外面的瓢泼大雨浇了一头,被人从旁侧拽着后脖领扯开,霎时回神。

“父亲……”他唤了一声。

祝煊戴好雨蓑,随意的‘嗯’了一声,又把他的递给他。

“父亲,你今日好像母亲啊……”祝允澄皱了皱鼻子道。觉得自己没说清楚,又补了一句,“就是神态与说的话。”

祝煊轻笑了声,坦然的把手掌摊开给他瞧,密密麻麻的字迹,赫然与他方才那一通发作有七八成的像。

“这——”祝允澄惊得又瞪圆了眼睛。

“你母亲教我的。”祝煊语气中难掩炫耀,“她甚是聪慧。”

何止是聪慧,简直是成精了!

祝允澄腹诽一句,沈兰溪甚至连那人辩驳的话都猜到了,只等着他往里面跳,活像是守株待兔的猎人。

“母亲怎知道那些寨子里的事的?”祝允澄好奇道?

祝煊已经抬步出了廊檐,隔着雨雾,一双眸子隐隐绰绰的瞧不真切。

“人长了嘴,生了耳,自是要听要问。”

至于旁的,肖萍将事宜交付给了他,府衙的账簿他自是看得的,案卷整理也不是白费功夫,总是有用的。

祝允澄几步跟上来,水的浮力使人难行,他大着胆子抓住了祝煊的手臂,借着力往前,对上他瞧过来的视线,灿烂一笑,夸赞道:“母亲真厉害!我们去给母亲带一只烧鸭回去吧!”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