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2页)

“给,还剩半个。”祝煊面色正经道。

沈兰溪瞧着那修长手指捏着的半个稀巴烂,负气似的哼了一声,从盘子里的葡萄串上揪了一颗,扔进嘴里,嚼吧嚼吧,吐了皮。

她偷悄悄的瞥他一眼,那混蛋竟是在笑!

霎时气急,起身便要走。

谁要他哄!

不稀罕!

屁股刚离了软榻,就被一只小手揪住了衣角。

沈兰溪面无表情的回头,视线下垂,定在那递到她面前的小胖手上。

半颗葡萄肉被捏得流出汁水,顺着手骨流到了那莲藕节的胳膊上,小胖爪子还在努力往她面前伸,小孩儿‘呀’了一声,黑而亮的眼睛瞧着她,似是疑惑她为何不吃。

沈兰溪瞬间心软的一塌糊涂,俯身张嘴。

嗯……张不开。

她将那孝顺小孩儿抱起,抓着她的小胖胳膊,将那烂葡萄喂到祝煊嘴边,骄傲的抬着小下巴,一双眼睛里明晃晃的挂着挑衅。

祝煊忍不住又笑一声,气息低沉,传入人耳里有些性感。

他身子微微往前探,张嘴吃掉了那捏得看不出原形的半颗葡萄,面色坦然,似是半分不嫌弃。

沈兰溪微微张嘴,甚是诧异,又气得咬牙。

她沈二娘又输了一筹!

“好你个祝煊!”她气得叫嚷。

话音未落,沈兰溪忽的被擒着脖颈弯腰,两人鼻尖相对,眼睛里都是彼此。

下一瞬,舌尖探进唇舌,相濡以沫,沈兰溪吃到了那葡萄肉。

很甜,一点都不酸。

被挤在两人胸前的小十五,脑袋险些被压扁喽!

她‘呀呀’几声,却是无人理会。

压力骤然消失时,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抬手摸摸自己的小脑袋。

好悬,还在!

“还吃吗?”祝煊揶揄问。

沈兰溪眉眼飞霞红,瞪人都显得风情万种,小声嘟囔一句:“坏胚子!”

祝煊含笑承了这称呼。

他本正人君子,却想做她罗裙下的坏胚子。

--

夏收又秋收,念着南边去岁遭了难,自封为淮南王的三皇子下令,夏税并秋税,共减两成税收,百姓喜极。

肖萍整日笑得见牙不见眼,眼角的细纹又挤得多了几条。

“如今好啊,百姓安乐,那些个族长也不营私,账上有银子,地里有粮食,真好!”肖萍忍不住感叹。

祝煊也点头,天下安定,百姓富足,便是最好的。

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但戕害他人性命之事无,确实该知足了。

“账上的银子,可够修路?”祝煊问。

肖萍张了张嘴,像是守着银子的老财主,万分舍不得,“要修路吗?”

祝煊斟了杯茶,推到他面前,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才徐徐道:“川蜀多年贫困,便是因着山路,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商贾更是不愿来,再者,也只成都府这一片平原产粮尚可,旁的地儿,依旧划不上档,百姓过得艰难,如此,只凭借种田,不引商贾,怎能富庶?沉疴积弊,只会越来越遭,如今账上有银钱,修路只是开始,你能做的还有许多。”

肖萍懵懵的,“我能做什么?”

祝煊饮了口茶,“譬如,哄骗一些商贾来。”

“哄骗?”肖萍惊讶,尾音都飘了。

这还是那个风光霁月的祝家郎君吗?

祝煊瞧他,似是在看一个大蠢蛋,“不然,你还指望着人家主动带着家财来?”

一旁立着的肖春廿都瞧不下去了,扶了扶额角,忍不住插嘴,“父亲,自是要哄骗的呀!人家行商者,自是要在富饶之地,咱们川蜀贫瘠百年之久,谁人不知?咱们得有自知之明,若是不哄骗,人家哪儿能上当啊?”

他跟在祝阿叔身边已有些时日了,自是学了许多。

祝煊不似旁的那些科考入仕者一般,做事循规蹈矩,相反,他能灵活以对,且游刃有余,他着实是羡慕得紧。

除此,寻常做事时,也是走一步看三步,瞧得比旁人都远,就说先前他父亲找赵阿叔借人巡视田地,也是祝阿叔提点了一句。

他可是知道的,旁的地儿在春种时可是出了事的,前一夜刚种的青苗,第二日田里空空,官府忙得焦头烂额,反观他们这儿,可是丁点儿事都没生!

就很骄傲!

肖萍:“?做人得诚实不是?”

“诚实又不是傻憨!”肖春廿嘴快道。

说罢,急急捂嘴。

饶是如此,一个鞋底子还是朝他飞了过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