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5页)

江暮云和秦时文的行动比所有人都快。

她俩根本就没去看通告。

在人群刚一松散开的时候,两人就直接挤到了队伍最前方,然后艰难地往中间位置汇合。

反正她们把所有证件都带齐全了,不管怎么登记都不怕,现在当然是趁机往前站更重要。

江暮云和秦时文侧身贴着警戒线站立,只要两人所处的大概位置不变,其他人想往哪儿去,她们最多把人往旁边挡一挡,绝不会和对方对着推拒拼力气。

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把警戒线范围卡得很死,在七点之前不允许任何人跨过线。

江暮云和秦时文的位置已经是最靠前的地方了,凡是试图往她俩前面挤的人,都是带着要冲破警戒线的架势去的。

在广场上执勤的士兵可不是出来摆个样子的,他们必然会制止这种试图冲破警戒线的行为,也会尽可能维持住人群的秩序。

这也就是她俩直接跑到人群最前面的好处了。

所有试图往她俩前面冲的人都会被拦下来,等时间到了以后,她俩也会直接被人群裹挟着往前去,完全不用担心被挤出人群。

半小时这个时间点,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刚刚好卡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范围。

大家在寒风中沉默着排长队的景象不见了,现在的广场上人声鼎沸。

推搡拥挤的,大声询问救助点相关信息的,还有呼喊着让人去通知亲朋好友的。

人群中间的江暮云觉得自己都快耳鸣了,广场上的温度都得在这份热闹中往上升八度。

七点一到,警戒线就被拉到了人群正中间,原本挤作一团的人群被迫从中间拦腰斩断,隔成了前后两块。

没有被隔在警戒线后的人群如潮水般向前方涌去,江暮云和秦时文直接被裹挟着向前,直接被身后的力道摁到了窗口跟前。

好在人群被分隔开之后,前面的人不再有那样极端的紧迫感,在士兵的安排下逐渐恢复了秩序,重新排起长队。

人多少都会有些从众心理的,在前面的队伍已经排起来了的情况下,后面的人多半也会跟着排队。

哪怕有个别想要破坏秩序的,也根本不用执勤的士兵提醒,同队的人就不会允许他做这种事。

而半小时内没能赶到广场的人,一看大家队伍都排起来了,就算觉得不公平想闹事也晚了。

广场上的队伍排好了,购物窗口就刷一下打开了。

窗口后面的不再是大家熟悉的物品清单,而是一块电子屏。

江暮云对于电子屏上会出现的内容心里有数,就是这片救助点的分区平面图。

江暮云家附近的这家超市属于普通规模,按照华国对大型综合超市的基本建筑要求,超市需要有四百到六百及以上的汽车位,以及数量不低于一千的自行车位。

超市的地上停车场没有汽车位,汽车一向是停在地下停车场的。

这么算起来,超市地下车至少有一万平方米的空间,可以用来容纳附近的居民。

这个面积其实不算大,也就和超市的单层面积差不多。

地下车库有两层,以江暮云前世住救助点的经验来看,这里两层加一起挤一挤,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入住者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大概能容纳一万五千人。

如果不是附近小区的地下车库清理起来成本太大,又不好封锁消息,官方应该不会选择这个超市的车库改建救助点。

这一万多平米的空间被划分成了上百个区间,这上百个区间被挤在一块四十多寸的屏幕上,视力稍差一些的人都看不清区间号码。

现在整张图上所有区域都是绿色的,等到一个区间被人住满之后,它的颜色就会变红,表示该区间已不可选择。

居住区间由居民自选这件事,既没有被写在《登记入住办法》上,也没有被广播播报出来。

只有在窗口打开的时候,江暮云才听见窗口里面的一道机械音播报:“请在听到‘嘀’声之后选择居住区间。十秒之后没有选择,将由系统随机安排区间位置。”

“嘀——”

江暮云前世在入住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么一套流程,她早在看见电子屏的时候,就找好了合适的位置。

超市的地下车库从大体上看来,是呈现一个凹字型的。

凹下去的那一块就是车库入口的位置。

根据示意图的标注,现在车库入口已经变成了救助点的大门入口。

而江暮云看中的地方,就是凹字形靠近大门那一边最右侧的墙角。

这个位置的人相对较少,距离入口的位置也近,既有空气流通又不会太冷。

运气好被分到最角落的话就是两面靠墙,私密性数一数二。

就算运气不好,这个位置也在人群最里面,相对不那么引人注意。